九洲江
古名南廉水。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石城县:九洲江在“县东北二十里。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,南流入县境,至县南,有双水流合焉。又南注于海。其江至冬水浅沙露,分为九洲,因名”。
又称石角水。在广东省西南部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其江至冬水浅,沙渚露出有九,故名。”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大化顶,南流经广东省廉江市石角,折向西南在安铺附近入北部湾。长162千米,流域面积 3337 平方千米。支流有武陵河、沙铲河等。建有鹤地水库等水利工程。
古名南廉水。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石城县:九洲江在“县东北二十里。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,南流入县境,至县南,有双水流合焉。又南注于海。其江至冬水浅沙露,分为九洲,因名”。
又称石角水。在广东省西南部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其江至冬水浅,沙渚露出有九,故名。”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大化顶,南流经广东省廉江市石角,折向西南在安铺附近入北部湾。长162千米,流域面积 3337 平方千米。支流有武陵河、沙铲河等。建有鹤地水库等水利工程。
①即今四川汉源县北三十里唐家乡。民国 《汉源县志》 卷2: 复兴场 “即 《旧志》唐家场,俗呼唐家坝。在治 (今九襄镇) 南三十五里”。②原为仁怀县治。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南三十里复兴镇。
北周保定初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高渠县(今四川盐亭县西十六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县西部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升泉州为路,属福建行省,并曾于路置福建省。二十二年 (1285) 属江西行省,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、澎湖列岛及厦门、同
①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6台州黄岩县: 黄岩山 “在县西南二百三十里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98黄岩县: “以其山顶有黄石,故以名之。” 县以山名。②在今江西上饶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
①在今浙江天台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一》:白云峰“在天台县北三十里。《道书》以为第十六福地。一名司马悔山”。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峰寺后。清道光《峨眉山志》卷2:白云峰“即白岩峰, 中峰寺后
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三十里天回镇。《宋史·石普传》:咸平三年(1000),“会王均叛,以为川峡路招安巡检使,佐雷有终率诸将进讨。至天回镇,贼出拒战,普领前阵, 力击破之”。即此。集镇名。在四川省成都市金
即今河北肃宁县东南二十四里梁家村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7肃宁县图: 东南有梁家村。
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张家林乡。洪宪元年(1916)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章丘县西有张家林。
又作塔拉、他拉站。清置,即今吉林敦化市东北搭拉站。《清一统志· 吉林二》 “额赫茂站” 条下: “ (鄂摩和索罗站) 过此八十里有搭拉小站。”
明置,在今江西分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分宜县:安仁驿“在县治东。以县旧为安仁镇也。嘉靖三十五年移置东门外”。崇祯末裁。明置,在今江西省分宜县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