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溪卫
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七十二里江垭镇。清改置巡司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湖南省慈利县西北江垭镇。有九溪会流,故名。属湖广都司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废。
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七十二里江垭镇。清改置巡司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湖南省慈利县西北江垭镇。有九溪会流,故名。属湖广都司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废。
北魏改下邽县置,属延寿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。后废。西魏复置,隋大业二年(606)复名下邽县。古县名。原名下邽县。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珪讳改名,治雄霸城(今陕西渭南市北故市镇东南巴邑)。属华山郡
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吴县南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越之左军、右军乃遂涉而从之,又大败之于没,又郊败之,三战三北,乃至于吴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南。《国语·越语上》:越王勾践“是故败吴于囿,又
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西百里小耽山附近。
即拔特山。今阿富汗东北之巴达克山。唐慧超 《往五天竺国传》: 大食攻吐火罗国,“其王被逼走向东一日程,在蒱特山住,见属大寔所管”。
一作靖胡堡。明置,属永宁县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永宁县: 靖狐堡,“(明) 嘉靖三十五年新筑此堡,周二里有奇,北面阻山,东、西、南三面临河,称为险要。…… 《边防考》: 宣府东路
1912年11月析安达厅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西南昌五镇。1913年10月改为肇东设治局。1912年由昌五城分防经历设置,治今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。1913年改名肇东设治局。
①传说中东方荒远之国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觚竹、北户、西王母、 日下,谓之四荒。”邢昺《疏》:“日下者,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。”②都城的别称。即以帝王比日,故称帝王所居之都城为日下。清朱彝尊《日下旧闻》
即垣水。今河北涿州市北胡良河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涿州范阳县: “有湖梁河。”
亦名葛山。即今四川梓潼县西北卧龙镇之卧龙山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梓潼县 “有亮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6隆庆府: 葛山 “旧名亮山。在梓潼县北二十五里”。
亦作天长海口、胶海口。在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交水县附近,为红河入海之口。《明史·张辅传》:永乐五年(1407),张辅等“击破(黎)季犛舟师于木丸江。……追至胶水县闷海口”。在今越南南定省交水附近。明永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