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郡
北魏延和二年(433)改武乡郡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乡县(今山西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榆社、武乡、沁县、襄垣、左权等县地。太和十五年(491)与县同移治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。隋开皇初废。
北魏延和二年(433年)改武乡郡置,治乡县(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)。属并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榆社、武乡等县地。太和十五年(491年)郡治乡县迁治今山西省武乡县东故县。隋开皇初废。
北魏延和二年(433)改武乡郡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乡县(今山西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榆社、武乡、沁县、襄垣、左权等县地。太和十五年(491)与县同移治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。隋开皇初废。
北魏延和二年(433年)改武乡郡置,治乡县(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)。属并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榆社、武乡等县地。太和十五年(491年)郡治乡县迁治今山西省武乡县东故县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长庆元年 (821),义武帅陈楚奏: 破卢龙朱克融 “莫州清源等三栅,斩获千余人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任丘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长庆元年(821年),义武节度使陈
即砻丛山。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宁国县: 笼丛山在 “县西南百五十里。其南属绩溪县界。峻壁崇关,宣、歙阨塞处也。明正德间,姚源盗起,官军于此防戍,丛山关在焉”。
又名谷丘。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谷熟集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二年(前700),“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”。杜注:“句渎之丘即谷丘也。”即“谷(穀)丘”。
即今吉林汪清县南新兴乡。图佳铁路经此,也是兴宁铁路的起点站。
明洪武三十年(1397)置,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(沙城镇)东南。永乐十五年(1417)改为怀来左卫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于故怀来县置,治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旧怀来(已没入官厅水库)。永乐十五年(14
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红山之南。成帝河平元年(前28)封王立为侯国。东汉废。
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寮乡南士文溪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·疆城志》 凤山县: “率芒溪为凤(山)、恒 (春) 之界。” 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南府恒春县: “率芒溪出恒春县北武吉山,合一水,西流入于海。”
在今吉林长春市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长春府:“东南十里堡达双阳。”
即今江苏大丰县驻地大中镇。1942年于此置台北县。1951年改名大丰县。
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地州置,属庆远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。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31年废入南丹县。北宋崇宁五年(1106年)置那、地二州,属宜州羁縻。明洪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