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岭关水
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乱岭关水“在浑源州东四十里。西流入浑河”。
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乱岭关水“在浑源州东四十里。西流入浑河”。
在今河南舞阳县北四十二里贾湖村西。面积约5万平方米。文化层厚约5米。为保存较好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。属裴李岗文化。从1983年开始,先后进行六次发掘。出土有陶器、石器、骨器数千件。石器有磨盘、斧、铲、磨
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)析咸宁、蓝田、镇安三县地置,属西安府。治所在大山岔(今陕西柞水县北三十里)。嘉庆七年(1802)移治旧县关(今柞水县)。1913年改为孝义县。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析咸
东晋咸康七年 (341) 鲜卑慕容皝所筑,在今辽宁朝阳市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 东晋永和元年 (345),“时有黑龙白龙各一,见于龙山,皝亲率群僚观之,去龙二百余步,祭以太牢。二龙交首嬉翔,觧角而去
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: “黄崖冲在司西南五里。山势险固,其中平广,有据险避苗固。”
又名景教寺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)建,在今陕西西安市。会昌五年(845)毁。
即留舒。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马颊水又东北流径鱼山南,山即吾山也。汉武帝 《瓠子歌》 所谓吾山平者也。山上有柳舒城。”
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分贵州卫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永乐间改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 废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置,治今贵州省贵阳市。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
明洪武初改郴州路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郴阳县 (今湖南郴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兴县以南的耒水流域和宜章县地。洪武九年 (1376) 降为郴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郴州路置,属湖广省。治所、辖境
北魏改姑臧县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。西魏复名姑臧县。古县名。北魏改姑臧县置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。属武威郡。西魏复称姑臧县。
即今江苏江宁县南禄口镇。清同治 《上江两县志》 卷5 《城厢》: 有 “禄口镇”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江宁县记: “禄口镇在城南六十里。”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南部,横溪河流贯中部。面积144平方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