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浪镇
金置,属合河县。当在今山西兴县西。
金置,属合河县。当在今山西兴县西。
五代方镇。后晋改成德军置。治所在镇州(今河北正定县)。后汉复名成德军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晋时改成德军置,治镇州(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石家庄、正定等市县地。汉复改成德军。
在今甘肃徽县西。《魏书·肃宗纪》:北魏正光五年(524),“(莫折)念生遣其都督杨伯年、樊元、张朗等攻仇鸠、河池两戍”。
在今河北邢台市北。《清 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 野狐泉 “在邢台县西北十里,下合达活水,二水相交至城北门,名鸳水。……今按: 城北门名国士门,旧为鸳水门,鸳水当离城不远”。
一名南竿塘,即今福建连江县东马祖岛。南宋中叶《淳熙三山志》列举闽江口外的岛屿,即已提到该岛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曾徙其民于内地。清代岛上设有烟墩,与北竿塘和迤南的白犬、东沙二岛合置战船四拨,千把总一
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92宜兴县: 洑溪 “在县东南五里。源出荆山,北入荆溪”。
唐方镇名。大历三年 (768) 置泾原节度使,治所在泾州 (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)。辖泾、原二州,相当今甘肃清水河中上游流域及泾川、镇原、灵台之泾水上游流域。贞元六年 (790) 兼领四镇北庭行军节度使
①西晋置,属安丰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蓼州,七年 (624) 废。②东晋侨置,属寻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。《宋书· 州郡志》 松滋县: “江左
清乾隆四十一年 (1776) 置,属美诺厅。即今四川小金县北抚边乡。四十四年 (1779)改为抚边屯。四十五年 (1780) 又设抚边营守备于此。
①即王城山。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三十五里。宋《嘉定赤城志》卷20黄岩县:王城山“本名方城山,王羲之《游四郡记》云:临海南界有方城山,绝壁立,越王失国,尝保此山”。②在今湖
在今湖南沅江市东北八十里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41:子母城“相传宋杨幺屯兵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