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云镇

五云镇

即今浙江缙云县治。自唐万岁登封元年(695)至今历为缙云县治。1931年置镇。


(1)在浙江省缙云县西部、好溪中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五云,人口2.1万。自武周万岁登封元年(696年)后历为县治。1931年置镇。相传黄帝在鼎湖峰炼丹,驾五彩祥云飞升,镇因此得名。1949年为五云镇,1958年后改公社,1984年复置镇。1992年仙都乡、城东乡并入。好溪贯流。产稻、柑橘、油茶籽、茶叶。有皮革、家具、木雕、汽修、服装、针织等厂。商业兴盛。房屋多用凝灰岩条石砌筑,依山势错落,为姿容独特的石头城。金温铁路、寿温公路经此,安缙公路终点。古迹有城隍碑,系唐书法家李阳冰篆书。国家级仙都风景区居其东部。(2)在江西省赣县西北部。面积127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五云圩,人口1650。相传明在村建五孔石桥名五眼桥,以桥名村,后演变称五云桥。1950年置五云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2000年置镇。产稻、西瓜、甘蔗,并产香菇、木耳。有食用菌、建筑、食品加工等企业。105国道经此。(3)在广东省揭西县西南部。面积109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五云新圩,人口3660。相传古代附近有五个仙洞,简称五云。原属陆丰县。1965年划归揭西县,称五云公社。1984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四周环山,丘陵起伏。为县主要林产区之一,产松、杉、相思树、湿地松、青竹等。有稀土、瓷土等矿。小水电发达。盛产猪苗。揭陆、安前公路在此交会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方家窑镇

   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二十二里方家窑。依崧子浦为市。清光绪《青浦县志》卷2:方家窑镇“相传方正学后裔业陶于此,故名”。清嘉庆十三年(1808)镇上永安桥建成,曾易名永安。后复名方家窑。

  • 洞庭夹

    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洞庭湖滨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龙阳县 “洞庭湖” 条谓 “洞庭夹为盗贼渊薮”。《清一统志·常德府一》: 洞庭夹“舟楫泊此候风,水大则由洪沾,水小则由夹入湖,其南七十里为沅江

  • 大福坪

   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南一百三十二里大福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安化县图:县(旧治在今县东南梅城镇)东北有大福坪。

  • 巫山十二峰

   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官渡河注入长江处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十二峰“在巫山。曰望霞、翠屏、朝云、松峦、集仙、聚鹤、净坛、上昇、起云、飞凤、望龙、圣泉”。分布于江南北,各有六峰。宋苏辙《巫山赋》:“峰连属

  • 剑泉

    在今湖南郴县西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5郴州:剑泉 “石罅间泉跃而出,世传项羽将英布卓剑处,因成泉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6: “宋张舜民尝刻铭其上。”

  • 桃叶 (葉) 山

    又名晋王山。在今江苏六合县南六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开皇九年 (589),“晋王广帅大军屯六合镇桃叶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先主祠

    即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昭烈庙(武侯祠)。为祭祀蜀汉先主刘备庙宇。《元和志》卷31成都县:先主庙“在县南二十里”。《寰宇记》卷72华阳县:先主祠“在府南八里,惠陵东七十步。齐高帝梦益州有天子卤簿,诏刺史傅覃

  • 东州堡

    明置,属抚顺千户所。即今辽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东州堡“官军五百二十六员名,奉集堡可屯兵,白隆山可按伏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定辽中卫:东丹(州)堡“在司东百二十里,其相近者有白

  • 谷停站

    元置,即今山东鱼台县城谷亭镇。明废。水站。即今山东省鱼台县城谷亭。元置,属济宁路。明废。

  • 石砫厅

    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改石砫宣慰司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石柱县地。1913年改为石砫县。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改石砫宣慰司置,治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