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仙观

五仙观

在今广东广州市惠福西路西斋巷内坡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五仙观“在州治西偏。初有五仙人各持谷穗,一茎六出,乘羊而至,既遗穗与州人,腾空而去,其地为祠”。观址屡有迁移,北宋时在十贤坊(今省财政厅一带),南宋后期迁至西湖药洲(今南方剧场附近)。明洪武中始迁坡山今址。明、清先后以“穗石洞天”、“五仙霞洞”列入羊城八景。


在广东省广州市惠福西路坡山。传说西周夷王时,有五个仙人,骑着口衔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(广州古名),把谷穗赠给州人,祝州人永无饥荒,仙人言毕隐去,羊化为石。后人建观以祀。观内原有五仙五羊像,作谷神奉祀。北宋时建在十贤坊,后迁西湖药洲,至明代再迁于此。现存大殿及山门各一座,门前有明代石雕麒麟一对。大殿是广州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木构建筑之一。殿前后壁间嵌有北宋至清末的古碑十多方,记录此观历次修建和变革。大殿左侧有原生岩石,上呈脚印状凹穴,俗称仙人拇迹,实是远古珠江洪水期因流水冲蚀而成。另有一口流水不竭的泉眼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封龙

    在今河北鹿泉市南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:武灵王二十一年 (前305) 攻中山,“王军取鄗、石邑、封龙”。《正义》: “ 《括地志》 云: ‘封龙山一名飞龙山,在恒州鹿泉县南四十五里。邑因山为名。’”古邑

  • 美化村

    即今河北藁城市南三十二里梅花镇。清康熙 《藁城县志》 图: 南有美化村。

  • 大波

   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坡头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部》:吴川营有把总驻大波。

  • 和溪县

    南宋开禧三年 (1207) 升河溪镇为县,属广安军。治所在今四川岳池县西二十里。咸淳二年(1266) 属宁西军。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属广安府。后废入岳池县。古县名。南宋开禧三年(1207年)置

  • 慈云 (雲) 寺

    ①在今山西天镇县城西街。始建于唐。原名法华寺。辽开泰八年 (1019) 曾大修。明宣德五年 (1430) 千户熊谅奏改今名。②在今江苏淮阴市。清雍正十三年奉旨动帑兴修,乾隆四年 (1739) 建成。为

  • 安丰县

    ①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西汉属六安国。东汉属庐江郡。三国魏属安丰郡。东晋末徙废。②东晋侨置,属安丰侨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。南朝宋属寻阳郡。南齐废。③东晋末置,南朝宋为安丰郡治。治

  • 溧阳侯国

    西汉建昭元年 (前38) 封梁敬王子鼓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五十里旧县乡。后废。

  • 浮山堰

    一名淮堰。南朝梁武帝时筑。在今安徽明光市北八十里,浮山村北淮河上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径浮山,山北对巉石山。梁氏天监中,立堰于二山之间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9濠州招义县: “浮山堰,在县西北六十

  • 苏松太道

    全称为苏松太兵备道。清乾隆六年(1741)改苏松道置,属江苏省。治所在上海县(今上海市南市区旧城内)。辖苏州、松江二府和太仓州地。二十五年(1760)改为松太道。嘉庆十六年(1811)复旧。1912年

  • 多耐站

    亦作多鼐。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巴彦查干乡太和村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记》卷2:温托欢“七十五里曰多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