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水

五水

东晋、南朝时对长江支流巴水(今巴河)、希水(今浠水)、蕲水(今蕲河)、赤亭水(今举水)、西归水(今龙河)的总称。因属西阳郡,又名“西阳五水”。居住于此之少数族,被称为“五水蛮”。《宋书·蛮传》:“西阳有巴水、蕲水、希水、赤亭水、西归水,谓之五水蛮。”即此。


又称西阳五水。即今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支流巴水、蕲水、希水(今浠水)、西归水(今倒水)、赤亭水(今举水)的合称。东晋、南朝时五水蛮居此。《宋书·夷蛮传》:“西阳有巴水、蕲水、希水、赤亭水、西归水,谓之五水蛮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湖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南。《赵孟頫集》卷7 《吴兴山水清远图记》:“南来之水, 出自天目之阳,至城南三里而近汇为玉湖,汪汪且百顷……玉湖之水北流入于城中,合苕水于城东北,又北东入于震泽。”

  • 前卫

    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。明为广宁前屯卫。清为前屯卫城。为县西南第一重镇。清杨宾 《柳边纪略》 卷2: “高梁站十八里至前卫。”

  • 铁干里克

    在今新疆尉犁县东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3新平县: 铁干里克 (庄) 在 “城东五百三十里”。

  • 娄山关

    一称娄关、太平关。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大楼山上。为黔北险关。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,曾攻克此关,大败国民党军队。又称娄关、楼山关、太平关。在贵州省遵义市城区北,遵义、桐梓二县交界处。为大娄山重

  • 黄茅尖顶砦

    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兴宁县: 黄茅尖顶砦 “在县西四十余里。山顶旁有天然湖,四时不竭,俗呼野猪湖”。

  • 大凹堡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八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镇溪千户所:大凹堡“隶辰溪卫,有官兵戍守”。

  • 河清堡

    明置,属肃州卫。即今甘肃酒泉市东南上河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肃州卫: 临水堡 “东四十里为河清堡,亦曰河清驿。成化中,罕东番贼尝犯此”。

  • 龙驹川水

    即今青海湟中县北石惠沟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,龙驹川水注之。水右出西南山下,东北流,径龙驹城,北流注于湟水。”

  • 三陵屯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七十里三陵乡。以有古墓三座而名。民国《宁安县志》卷3:“三灵坟,坟距东京城北八里许(一说十二里,不确),三灵屯后半里许。想灵字当是陵字,俗语传诵误陵为灵也。三坟相距各不及半里。”

  • 下蔡郡

    ①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置,属南兖州。治所在楼烦县(今安徽颍上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颍上、凤台、怀远等县地。北齐废。②东魏武定六年(548)改颍川郡置,属谯州。治所在黄城县(今安徽颍上县西南三十五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