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泉
在今湖北京山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4郢州:五泉“在京山县西五十里山谷沙石中。泉凡五穴,五色迭出,涌如沸鼎”。
在今湖北京山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4郢州:五泉“在京山县西五十里山谷沙石中。泉凡五穴,五色迭出,涌如沸鼎”。
在今新疆若羌县西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卷3婼羌县: 特底朗 (庄) 在 “城西十余里”。
南齐改广汉县置,属东遂宁郡。治所即今四川遂宁市。梁改为小溪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四川省遂宁市。为东遂宁郡治。梁改为小溪县。
在今辽宁义县西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“寺观”:万佛堂在“(义州)城西十五里。有山俯瞰凌河。魏景明间,好事者于南岩石佛像,大小无数,故名”。石窟尚存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,即长兴港自合溪至画溪的一段江道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: 罨画溪 “在长兴县西八里。花时游人竞集,溪畔有罨画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长兴县: 罨画溪 “一名西溪。县西北诸山之水,汇流为
即高渠谷。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一带。
在今安徽和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 南宋乾道二年 (1166),“以和州守臣言,开凿姥下河,东接大江,防捍敌人,检制盗贼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和州: 姥下河 “在州西南三十里姥下镇。源出麻湖,东南流
西汉太初元年(前104)改主爵都尉置,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,职掌相当于郡太守。因地属畿铺,故不称郡, 为三辅之一。《汉书·百官表》 注:“扶,助也。风,化也。”治所在长安县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。辖境
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。以在吉水之阳而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入庐陵县。②东晋置,为晋昌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。南朝宋末为新兴郡治。梁废。③南朝宋改上廉
即今湖北通山县西三十二里南林桥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通山县西有南林桥市。
在今河南唐河县西。《汉书·召信臣传》:召信臣为南阳太守,“行视郡中水泉,开通沟渎,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,以广溉灌,岁岁增加,多至三万顷,民得其利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唐县:召渠“宋嘉祐二年,唐州守赵尚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