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亭州

亭州

①北周置,治所在资田郡盐水县 (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二百里清江北岸)。王仲荦 《北周地理志》 卷4引 《方舆胜览》: “后周置亭州,取都亭山为名。” 隋大业初改为庸州。

②北周改南定州置,治所在蒙笼城 (今湖北麻城市东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复置,治所在麻城县 (今湖北麻城市东十五里古城)。八年(625) 又废。


(1)北周置,治盐水县(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)。辖境约今湖北省恩施市及相邻四川省等地。隋大业初改为庸州。(2)五代周改定州置,治信安县(今湖北麻城市东北)。辖境约今湖北省麻城市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置,八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龙滩

    在今福建清流县东南、永安市西北九龙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清流县:九龙滩在“县东南百里。上六龙属本县,下三龙属永安县。九龙上下二十余里,每龙两崖石峡道窄如关隘,仅可丈余,而石龙横绝水中,高可数丈,乘舟

  • 厝县

    西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。东汉改为甘陵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东省临清市东北。属巨鹿郡。西汉属清河郡。东汉安帝以其父清河王庆厝于县之广丘,故改县名为甘陵县。

  • 北岳祠

    又名岳祠,在今河北曲阳县治西侧。《汉书·郊祁志》:宣帝神爵初,诏:“‘夫江海,百川之大者也,今阙焉无祠, 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……。’自是五岳、四渎皆有常礼,……北岳常山于上曲阳。”又《水经·滱水注》:

  • 悦乐镇

    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南悦乐镇。1934年于此置华池县。在甘肃省华池县南部。面积256平方千米。人口9630。镇人民政府驻悦乐,人口830。宋范仲淹筑业乐城于此,取“安居乐业”之意,后讹称悦乐。1941年至

  • 坤德六合殿

    北魏平城宫殿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 太和三年 (479) “春正月癸丑,坤德六合殿成”。

  • 宝关山

    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 宝关山 “在白井司西一里。山高百仞,为行盐要路。土人以盐为宝,因名宝关”。

  • 林家甸

    又作林家店。即今黑龙江省林甸县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林甸县 “距省治东南一百五十里,旧名林家甸”。

  • 下河

    清代称今江苏里运河以东、通扬运河以北地势低洼、陂湖所汇地区为下河。《河防考》卷4:“下河者,扬之江都、兴化、泰州、高邮、宝应,淮之山阳、盐城七州县迤东际海之地也。”古地区名。清代称今江苏省里运河以东通

  • 南都

    ①西汉末称宛 (今河南南阳市) 为南都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 王莽 “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。……洛阳称中,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”。宛在洛阳之南,故称南都。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,在京都洛阳之

  • 巨定湖

    亦作巨淀。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齐郡广县:“为山,浊水所出,东北至广饶入巨定。”《水经·巨洋水注》:“浊水又径臧氏台西,又北径益城西,又北流注巨淀。”又《淄水注》载:淄水“又东径巨淀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