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江
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21播州芙蓉县:“仁水在县西南一里,东南流注水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仁江“在宣慰司东南五十里。源自永安驿山涧,下流合湘江,入乌江”。
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21播州芙蓉县:“仁水在县西南一里,东南流注水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仁江“在宣慰司东南五十里。源自永安驿山涧,下流合湘江,入乌江”。
北宋置,属确山县。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三十里。
在今四川开江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新宁县:五诰山“在县南五十里。五峰相连,如诰轴然”。
唐方镇名。大中五年(851)改河西节度使置,治所在沙州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河西走廊。北宋时陷于西夏。
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卢镇。元属太平路。元末太平路曾治于此。明属太平府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)并入永康州。古县名。北宋羁縻县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东北驮卢。属邕州。元为
一作墟沟镇。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墟沟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虚沟城。
即今山西浑源县西南李峪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李峪口“在浑源州西南十五里”。
①明置,属北胜州。在今云南永胜县南清水。②明置,即今甘肃榆中县东三十里清水驿乡。
①明洪武二年(1369)设,在今广西陆川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陆川县:永宁驿,“《舆程记》: 自永宁而东南, 由回龙、流埇、麻陂、墟洞、尾流、茶六等河,七十二里达广东石城县之三合驿”。②明置,在今
1916年改勐陇行政区置,属云南腾越道。包括勐卯安抚司和腊撒长官司地,又称勐撒行政区。行政委员夏秋驻今云南陇川县西北三十四里腊撒,冬春驻今云南瑞丽市西郊勐卯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32年改瑞丽设治
在今浙江绍兴市城内府山(又名卧龙山)北麓。文种,字少禽,一作子禽。楚国郢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)人。春秋末为越国大夫。吴越之战,越国战败,范蠡随句践入质于吴,文种留越,主持国政。句践归国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