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吾卢
简称伊吾。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四堡。为匈奴呼衍王庭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伊吾地宜五谷、桑麻、蒲萄。其北又有柳中,皆膏腴之地。故汉常与匈奴争车师、伊吾,以制西域。”
简称伊吾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。本为匈奴呼衍王庭。东汉永平十六年(73年)取之以通西域,置宜禾都尉,属西域都护府。为屯田、兵镇之所。汉与匈奴常战于此。
简称伊吾。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四堡。为匈奴呼衍王庭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伊吾地宜五谷、桑麻、蒲萄。其北又有柳中,皆膏腴之地。故汉常与匈奴争车师、伊吾,以制西域。”
简称伊吾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。本为匈奴呼衍王庭。东汉永平十六年(73年)取之以通西域,置宜禾都尉,属西域都护府。为屯田、兵镇之所。汉与匈奴常战于此。
即今河北衡水市西南三十四里巨鹿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衡水县图:西南有巨鹿镇。
一名老虎咀子。在今吉林东辽县西北东辽河东岸老虎咀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安县:“老虎嘴今名安吉镇,在县西北。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北部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吉圩,人口3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石城郡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南宁县(今云南曲靖市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曲靖路:“居故曲靖州。”按元代误认为当地为唐代的曲州和靖州,因设曲靖路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曲靖、宣威二市及富
即拔达岭。又名凌山。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。唐杜环 《经行记》: “从安西西北千余里有勃达岭,岭南是大唐北界,岭北是突骑施南界,西南至葱岭二千余里。其水,岭南流者尽过中国而归东海。” 岭北流者尽归胡
即涟水坝。在今江苏涟水县城东南。为淮滨要津。明置巡司于此,后废。
即今浙江洞头县南之半屏。清光绪《浙江沿海图说》温州附近海岛表:“半屏山亦名喜霓头,不知取义,土极厚。民居多在北澳,深藏不露,其与洞头山间为民船最稳锚地。”在台湾省高雄市区北部、左营之东。为一单斜孤峰,
明置,属武定军民府和曲州。在今云南富民县北境。
在今湖南临武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临武县: 泗洲寨在 “县西南七十里。又有芹寨、猴寨、牛寨诸处,皆在深箐叠岭间,与蓝山及郴州之宜章县接境。崇祯十一年,‘土贼’ 啸聚于此”。
亦名容山。在今广西容县、北流县西北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主峰梅花顶在北流与玉林市界上,海拔1276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4容州:大容山“在州西北。山阳有观曰棋真。唐开元间,有樵者见二人对弈。今石枰犹存”。
在今安徽广德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广德州:“严公台在州西。唐大顺二年,贼帅孙儒攻杨行密于宣州,屯广德,行密将陶雅破儒前锋,屯严公台,即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