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伊州

伊州

①隋开皇初改和州置,治所在伏流城(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)。四年(584)移治汝原县(今河南汝州市)。大业二年(606)改为汝州。三年(607)改为襄城郡(治所汝原县亦改为承休县)。唐武德四年(621)又改为伊州,贞观元年(627)治所承休县改为梁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汝阳、宝丰、鲁山三县地。八年(634)改为汝州。

②唐初置,治所在马邑县(今云南姚安县东)。后废。

③唐贞观六年(632)改西伊州置,治所在伊吾县(今新疆哈密市)。辖境相当今哈密市境。安史之乱后属吐蕃。大中五年(851)为沙州刺史张义潮收复。北宋时仍称伊州。《宋史·高昌传》:太平兴国六年(981)王延德出使高昌,“次历伊州,州将陈氏,其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,凡数十世,唐时诏敕尚在”。

④唐渤海置,为东平府治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一带。辽废。


(1)隋开皇初改和州置,治伏流县(今河南嵩县东北)。四年(584年)移治承休县(今河南汝州市东),后又移治南汝原县(今汝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汝州、汝阳、宝丰、鲁山、郏县等市县一带。大业初改名汝州,寻改为襄城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伊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复名汝州。(2)唐贞观六年由西伊州改名,治伊吾县(今新疆哈密市),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及伊吾、巴里坤两县地。属陇右道。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占领。大中五年(851年)为沙州人张议潮收复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王延德出使西域时其地尚称伊州。(3)渤海国置,治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。为东平府治。辽废。(4)即“尹州(2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窑头河

    在今江苏阜宁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一》: 窑头河 “上通苏家咀,下至凤谷村,由渔滨河入马家荡归射阳湖达海。本朝乾隆五年浚”。

  • 老子山镇

    即今江苏洪泽县西南五十二里老子山镇,在洪泽湖南岸一半岛上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老子山镇“在清河县西南,接安徽泗州及盱眙县界(盱眙今属江苏)”。在江苏省洪泽县西南部,东、北、西三面临洪泽湖。面积21

  • 边坝

    亦名班巴、宾巴、冰坝。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:“边坝即达隆宗,又名宾巴。”“边坝”,藏语意为吉祥、光辉。1960年与沙丁宗、杰顿谿合并设边坝县,后迁驻东马同。

  • 邛冻州

    唐开元十七年(729)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境。北宋又作邛陈州。后废。

  • 大慧寺

    在今北京市西直门外魏公村。为明正德八年(1513)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。现存主殿大悲殿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。殿内原有大佛高五丈,故又名大佛寺。现大佛已被毁,两侧的二十八尊诸天像及塑像后描绘世俗百相的壁画仍

  • 北禅寺

   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山寺。清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5:北禅寺“在北门外五里土楼山下,又名永兴寺。湟中古寺第一,即阚骃所谓西平亭,北有土楼神祠者是也”。

  • 司隶校尉部

    ①简称司隶。西汉征和四年(前89)置,掌京畿七郡捕督奸猾,察举百官以下犯法者。无固定治所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,陇县、彬县、黄陵、洛川、宜川以南,山西永和、汾西以南,霍州、沁水、阳城以西和河南安阳、

  • 正阶县

    南齐改令阶县置,属始兴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始兴县西七里。梁大同后废,移始兴县于此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东省始兴县西北。属始兴郡。梁大同后改置始兴县。

  • 归化关

    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归化关“地形险要,有龙溪等砦大小横梁,为诸番出没处。自卫城南至叠溪之永镇堡,此为适中之地”。清以后废。

  • 宗居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西宗州治。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。贞观十一年(637) 为宗州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云南省祥云县东南云南驿。为西宗州治。贞观十一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