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阳县
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孙权置,属新都郡。治所在鸺山(即今安徽休宁县西二里凤凰山)。以地居鸺山之阳为名。吴永安元年(258),改名海阳县。
古县名。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年)孙权置,治今安徽省休宁县西灵鸟山。属新都郡。三国吴孙休时改名海阳县。
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孙权置,属新都郡。治所在鸺山(即今安徽休宁县西二里凤凰山)。以地居鸺山之阳为名。吴永安元年(258),改名海阳县。
古县名。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年)孙权置,治今安徽省休宁县西灵鸟山。属新都郡。三国吴孙休时改名海阳县。
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置,为陈州府治。治所即今河南省淮阳县。1913年改为淮阳县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置,治陈州城(今河南淮阳县城关镇)。为陈州府治。1913年裁府留县并改名淮阳
即昌明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甘洛县境。
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附近。《宋史·魏胜传》: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(1161),“胜军已入城,金兵径趋城东,欲过砂堰圜城为营。胜先已据堰备之,金军不得过,拒战竟日,终不能近”。
亦名少陵原、杜陵原。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潏、灞两河间之高地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1:少陵原 “在 (长安) 县南四十里,南接终南,北至浐水,西屈曲六十里入长安县界,即汉鸿固原也。宣帝许后葬于此,俗号
在今甘肃武威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凉州卫:白雅孤口“在卫北。正统中,王骥讨叛人,使赵安由凉州逾白雅孤口,北抵赤林、铁门诸关为犄角。盖其地皆近塞外”。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南威岛西12海里。为一环礁。退潮时露出。中国渔民向称西头乙辛,因此礁在南沙群岛西部,且从南威岛来此罗盘上用乙辛方位,故名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拉德礁。1947年改称日积礁。
即今浙江嵊泗县西海中小戢山。明《郑和航海图》作“小七”。
清置,属义州。即今辽宁义县南七里河镇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义州南“十七里七里河铺”。
在今北京市正阳门内之东,今名东郊民巷。明初名东江米巷,后讹为东交民巷。清后期辟为各国使馆区。
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贵池县 “乌石山寨” 条下: “又城山寨,在府西百三十里。元末,建德土豪罗友贤聚众保障,遂为乱。至正二十年,我师取建德,以友贤归。二十二年,友贤复据城山寨以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