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始安县置,属潾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一百十里肖溪镇南王家坪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渠州。北宋开宝二年 (969)为广安军治,移治浓洄镇 (今广安县)。南宋淳祐三年 (
即今山西襄垣县北西营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“下良镇”条下:西营镇“在县北四十五里,与沁州武乡县接界”。(1)镇名。(1)在山西省襄垣县北端。面积57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营,人口
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武帝元朔五年 (前124) 封卫伉为宜春侯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里。东汉改为北宜春县。
即 《魏书·地形志》 豫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。
①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北徐州置,治所在燕县 (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,瓦埠湖以东,女山湖以西和池河以北地区。北齐改为西楚州。②南朝梁太清四年 (550) 改巴郡置,
一名乌哈尔里。清乾隆二十七年 (1762)建。为伊犁九城之一。即今新疆霍城县。光绪十四年 (1888) 于此置绥定县,为伊犁将军治所。1965年改名水定县。1966年撤销水定县,徙霍城县于此。伊犁九城
南朝梁置,治平兴郡(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)。后改为沙州。南朝梁置,治白水县(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元、江油、青川等市县部分地区。后废。
春秋、战国时齐邑。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九年 (前554),齐庄公即位,夙沙卫 “奔高唐以叛”。又昭公十年 (前532),齐陈桓子与鲍氏共灭栾氏、高氏,齐景公 “与桓子莒之旁邑,
西晋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流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后废。
在今贵州绥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绥阳县: 波利山在 “县北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