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依兰县

依兰县

1913年改依兰府置,后为吉林省依兰道治。治所在三姓城 (今黑龙江省依兰县)。清萨英额《吉林外记》: “三姓又名依兰哈拉。国语依兰,三;哈剌,姓也。” 1928年直属吉林省,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


在黑龙江省中东部。属哈尔滨市。面积 4616 平方千米。人口38.9万。辖6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依兰镇。依兰系满语“依兰哈拉”的简称,意为“三姓”(传为葛、卢、胡三姓)。依兰为中国满族祖居地之一。《吉林外纪》:“三姓又名依兰哈拉,国语(满语)‘依兰’,三;‘哈’,姓也。乃努叶勒、葛依克勒、湖西哩三姓赫哲也。”清康熙五十三年(1714年)设协领,次年筑城。雍正十年(1732年)设三姓副都统。光绪八年(1882年)设三姓厅,三十一年设依兰府。1913年改设依兰县。1914年属吉林省依兰道,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45年属合江省,1949年属松江省,1954年改属黑龙江省属合江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84年属佳木斯市,1991年改属哈尔滨市。四面环山,松花江及支流牡丹江、倭肯河流经县境,形成河谷平原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主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、稻、亚麻、甜菜、烤烟等。森林资源丰富。松花江水产品丰富。工业有煤炭、电力、机械、纺织等。221国道经此。松花江可通大型客货轮,牡丹江可通小汽船。古迹有辽、金时代的“五国头城”遗址、金代土城子古城遗址。名胜有丹清河风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车溪

    ①在今浙江桐乡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崇德县:“车溪在县(治今崇福镇)东北三十六里,南北相距二十余里,接于桐乡之烂溪。”②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木册长官司:车溪“《志》云,源出木册山,流

  • 尔州

    唐永徽二年(651)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洪口

   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。1935年初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城口县迁治于此。集镇名。在浙江省泰顺县城东北部。洪口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330。 仙居溪、葛溪在此汇流,河床遂宽,故名。产茶叶、油茶籽。有陶

  • 三川水

    ①在今湖南郴州市南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郴州:三川水“源出坦山,流经州西三里通陂堰,分为三派,绕城内外,其下流皆入于郴”。②在今陕西富县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35鄜州三川县:“三川水谓华池水、黑水、

  • 杨村河

    在今河北蠡县南。又名唐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蠡县:杨村河,“《志》云:滋河、沙河、唐河之水, 自祁州合流,经博野县而合为三岔口,入县界为杨村河,引而东,初自县东南流入河间府境,其后自兰家圈口北决, 由

  • 广牧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朔方郡,为东部都尉治。治所当即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西土城子古城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南河上承西河,东径临戎县故城北,又东径临河县南,又东径广牧县故城北,径流二百许里,东会于河(北河

  • ①夏至春秋时古国。姒姓。春秋时灭于莒。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三十里鄫城。《春秋》: 僖公十四年 (前646),“使鄫子来朝”。又襄公六年 (前567),“莒人灭鄫”。即此。后亦曰缯。《史记·吴世家》: “

  • 祝国

    又作铸国。西周封国。在今山东肥城县东南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武王追思先圣王,乃封 “黄帝之后于祝”。即此。

  • 黄土县

    西魏置,属淯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。北周保定三年 (563) 移治今旬阳县东北蜀河镇,属甲郡。唐属金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淯阳县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陕西省旬阳县东汉水南岸。属淯阳

  • 仁侵孜宗

    又作达那仁则、达那仁青孜、达那仁钦则谿、打那仁钦孜谿。治所即今西藏谢通门县东仁钦则。“仁侵孜”,藏语意为宝山顶。1960年并入谢通门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