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和
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 景元三年 (262),“蜀大将姜维寇洮阳,镇西将军邓艾拒之,破维于侯和,维遁走。”
在今甘肃省临潭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三国魏景元三年(262年),邓艾破蜀将姜维于侯和,维退往沓中,即此。
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 景元三年 (262),“蜀大将姜维寇洮阳,镇西将军邓艾拒之,破维于侯和,维遁走。”
在今甘肃省临潭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三国魏景元三年(262年),邓艾破蜀将姜维于侯和,维退往沓中,即此。
在今山西榆社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辽州》:秀容山“在榆社县东南三里,县之镇山,山势逶迤而西,峰峦秀丽,故名”。
清宣统三年 (1911) 改泸定桥巡司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泸定县。1913年改为泸定县。
在今广西贺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3贺州: 沸水泉 “在城 (故治在今贺街镇) 西二十里。泉涌如沸,灌溉之利甚溥”。
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东门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施州卫“五峰关”条下:“东门关在东门山上。今废。”
在今山东蒙阴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堂阜水 “导源堂阜……东南注桑泉水”。
①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)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礼县或西和县境。北周废。②北魏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附近。后废。③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婆闰县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五十里
①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》: 周公庙 “在曲阜县东北三里故鲁太庙之墟。宋大中祥符时,追封周公为文宪王,重建新庙。真宗亲为之赞,立石庙中,春秋委官致祭,历代因之。本朝康熙二十三年,圣祖仁
即今湖北孝昌县东青山乡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73 《兵事》: 清同治二年 (1863) 九月,捻军 “走青山口,焚广水驿”。
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埭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兴化府莆田县: 崎头镇 “在府东八十里。初置巡司,后改为城堡。嘉靖中倭贼陷兴化府,官军击之,倭贼走平海卫,欲掠舟泛海,乃结巢崎头城,官军击之,败绩”。在今福
又作蒲峪、扶余。金置,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东北金城乡古城村。因地当古扶余国而得名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、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东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和黑河、伊春市北部,外兴安岭 (今俄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