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修 (脩) 德县

修 (脩) 德县
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寻更名归德曰脩德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银锭桥

    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后海与前海联结处。明、清为北城中观西山胜地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54引 《燕都游览志》: “银锭桥在北安门海子三座桥之北,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也。桥东西皆水,荷芰菰蒲,不掩沦漪之

  • 中牟台

    一名官渡台。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渠水“左径阳武县故城南,东为官渡水,又径曹太祖垒北,有高台谓之官渡台,渡在中牟,故世又谓之中牟台”。《寰宇记》卷2中牟县:“中牟台在县北十二里。一名官

  • 艮岩

    在今湖南宜章县西南二里。南宋宜章令吴镒《蒙艮二岩记》取《易经》“艮”之义,谓“两岩兼重,艮之象也;动静惟时, 艮之义也”, 因名艮岩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》:艮岩“在宜章县南二里。有水自岩涌出,其深不测,

  • 丰谷堡

    亦作丰谷井。即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丰谷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0绵州:丰谷堡“在州东三十里,即今丰谷井。嘉庆五年乡镇士民公筑,直隶州盐捕州判、潼绵营驻防额外委两署在焉”。

  • 开巴郡

    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属万州。治所在宣汉县(今四川达川市)。西魏时治所改名石城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、达县二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年)置,治石城县(今达州市)。辖

  • 安都郡

    西魏改辅剑郡置,属始州。治所在武连县(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八十里武连镇南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西魏改辅剑郡置,治武连县(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功桥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剑

  • 旴江驿

   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南城县:旴江驿“在府城东。宋康定二年于城南作新亭,谓之集宾亭。俗谓之旴江馆。后改为驿,移于城东。一云城东旴水上旧有盱江亭,南唐所置也,驿因以名。又旴江递运所

  • 静阳寨

    即今山西昔阳县东静阳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 北宋乾德四年 (966),“安国节度使罗彦瓌言与西上阁门副使田钦祚大破北汉军于静阳寨”,即此。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东静阳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北宋乾德四年(966年

  • 宝城山

    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绥定府一》: 宝城山 “四面险峻,斜通一径,上有坪有寨,亦以宝城名”。

  • 里方

    在今越南莱州省西北部。清代为临安府纳楼土司辖地。《滇南界务陈牍·普界陈牍·湄江东岸边界图册》:“黑玉顶山,夷曰旧米拉山,为元江属六能与临安属里方交界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