僮侯国
东汉改僮县置,属下邳国。治所在今安徽泗县东北骆庙乡潼城村。三国魏复改僮县。
东汉改僮县置,属下邳国。治所在今安徽泗县东北骆庙乡潼城村。三国魏复改僮县。
即今山东龙口市西北海中之㟂屺岛。 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 作 “㟂㞦岛”。
蒙古宪宗六年 (1256) 置威楚万户,元至元八年 (1271) 改威楚路,属云南行省。后置威州(即今云南楚雄市) 为路治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及南涧、景东、镇沅、景谷等县地。至元二十一年
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齐贤镇。清乾隆《绍兴府志》卷7《市》:下方桥市“去县北二十里”。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浮阳县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65清池县: “因县东有仵清池,因以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渤海郡。唐为沧州治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废入沧州
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竹山县“吉阳关”条下:“县南三百里为邓家坝堡。……成化以后增置,为控驭之所。”
在今云南师宗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师宗州: 锁北门山 “在州北十二里。二峰高耸,经行其间,如门扃然”。
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锦屏山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:古城山“在州东五里。《地理新书》以为海州故城也,基址犹存。宋时戍守其上。一名孔望山。相传孔子问官于郯子,尝登此望海”。②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七十里
元至正十一年 (1351) 改大奴管勾洞长官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。至正十五年 (1355) 改为安抚司。
即学射山。今四川成都市北十八里凤凰山。《梁书· 邓元起传》: 天监年间,攻益州,“众进屯西平。(刘) 季连始婴城自守。(齐) 晚盛又破元起将鲁方达于斛石,士卒死者千余人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八年 (1375) 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。明末废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置,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。属辽东都司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