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光孝寺

光孝寺

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中部光孝路。西汉时为南越王赵佗孙赵建德故宅。三国吴时骑都尉虞翻谪居南海,构宅于此,多植萍婆诃子树,名曰虞苑。东晋隆和中,罽宾国(今克什米尔)高僧昙摩耶舍始创为王园寺。唐改为乾明法性寺。宋初改为乾明禅院,高宗绍兴间改为报恩广孝寺,俗称光孝寺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广东省广州市光孝路。是广东最古老的建筑之一。初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故宅。三国时,吴国官员虞翻谪徙居此,辟为苑圃,多植苹婆诃子,时人称为虞苑,又称诃林。虞死后,家人施宅作庙宇,命名制止寺。后改名法性寺。自东晋至唐印度僧人到寺传教者颇多,对中国佛教有一定影响。唐仪凤元年(676年),高僧慧能在寺戒坛前菩提树下受戒,开辟佛教南宗,称“禅宗六祖”。以后寺名屡改,至南宋绍兴七年(1137年)改名为“报恩广孝禅寺”,绍兴二十一年再改名“光孝寺”,沿用至今。寺内旧有十二殿、六堂,还有钟楼、鼓楼、睡佛阁、延寿庵、兜率阁、笔授轩、虞翻祠等建筑。现存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、六祖殿、伽蓝殿、天王殿;还有睡佛阁、瘗发塔及东西铁塔、法幢、大悲幢等古迹。建国后补种了诃子树,寺院园林环境优美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光孝寺大雄宝殿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湖戍

    亦作乌湖镇。唐贞观十八年(644)置,在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上。《寰宇记》卷20蓬莱县:“乌湖戍在县北海中二百六十五里,置乌湖岛上。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为伐东夷,当要路,遂置为镇。至永徽元年废。”

  • 芭蕉关

    在今贵州普安县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普安州:芭蕉关在“州东八十五里”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28普安县:“芭蕉关在城(东)北十里。凿岭为关,奇险厄要, 今设塘为入滇旧路。”

  • 英温河卫

    明永乐六年 (1408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辖有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古尔鼐湖

    在今内蒙古阿济纳旗东南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:“东至古尔鼐,接阿拉善旗界。”

  • 卢番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六年(1373)改卢番静海军安抚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北五里。正统三年(1438)改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属定番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改卢番静海军安抚司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

  • 保宁县

    ①唐天宝元年 (742) 置,属静戎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一说在今汶川县境。《寰宇记》卷80霸州: 保宁县 “去州三十里。三乡。在质台村”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霸州。后废。②唐至德二年 (75

  • 捧鲊营

   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一百四十里捧鲊镇。清置捧鲊巡司。民国时改置县佐。

  • 官井关

    宋置,属德化县。在今福建德化县北大官岭,路通尤溪县。明为油竹隘,清初为大官隘。

  • 安西四镇

    即四镇。唐代安西都护府所辖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等四个军事重镇。显庆三年(658)、开元七年(719)曾以焉耆代碎叶。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的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(或焉耆)四个军事重镇,负责西域地区军事

  • 界河口

    在今山西岚县西北七十里界河口镇。明属兴县,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