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禄渠
在今灵武县东。汉光禄勋徐自为所开,故名。《新唐书·李听传》灵州:“有光禄渠,久廞废。听始复屯田以省转响,即引渠溉塞下田地千顷,后赖其饶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2灵州守御千户所:光禄渠“在所东。……《志》云:渠在灵州。本汉时导河溉田处也”。
在今灵武县东。汉光禄勋徐自为所开,故名。《新唐书·李听传》灵州:“有光禄渠,久廞废。听始复屯田以省转响,即引渠溉塞下田地千顷,后赖其饶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2灵州守御千户所:光禄渠“在所东。……《志》云:渠在灵州。本汉时导河溉田处也”。
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 (759) 置,治所在郑州 (今河南郑州市)。领郑、陈、亳、颍四州。上元二年 (761) 废。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(759年)置,治郑州(今河南郑州市)。上元二年(761年)废。
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晋熙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5太湖县:“在龙山太湖水之侧,因为县名。”元嘉末移治今太湖县。北齐改为太湖县。
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属庭州。后改属西州。治所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北 (一说即今鄯善县)。《寰宇记》 卷156蒲昌县: “取县东蒲类海以为名。” 贞元时为吐番所据。县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四年(64
即今辽宁法库县东北三十里柏家沟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开原县图: 西南有柏家沟。在辽宁省法库县东北部。面积144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柏家沟,人口 5900。镇区附近沟内生
1915年析绥化县置,属黑龙江省绥兰道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绥棱县东南上集镇。1917年改为绥楞县。1915年置,治上集厂(今黑龙江绥棱县上集镇)。1917年升县。
①即教山。在今山西绛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绛县: 殽山 “县东南八十五里。亦曰效山,又讹为罩山。即 《山海经》 所云 ‘教山,教水出焉’ 者也”。②一作崤山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春秋》:
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武帝开滇置,治所在滇池县 (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怒江以东,洱海以西及姚安、元谋、东川以南,曲靖、宜良、华宁、蒙以西,哀牢山以北地。东汉时,西部划
又称木稀峰。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毕节卫:木稀山“崖陡峻,石磴崎岖,仅容一马,设关以守其险”。
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百益乡。《清一统志·鄜州》:百益堡“在洛川县东南一百里”。
清置,属沧县。即今河北沧县南二十里捷地回族乡。为捷地减河入南运河入口处,减河因镇而名。清有把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