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山县
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沂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北兰山镇。六年(623)省入临沂县。
②清雍正十二年(1734)置,为沂州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临沂市。1914年改临沂县。
(1)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北兰山村。属沂州。六年废入临沂县。(2)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置,治今山东省临沂市。为沂州府治。1913年废府留县。1914年因与甘肃省兰山道重名,改名临沂县。
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沂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北兰山镇。六年(623)省入临沂县。
②清雍正十二年(1734)置,为沂州府治。治所即今山东临沂市。1914年改临沂县。
(1)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山东省郯城县西北兰山村。属沂州。六年废入临沂县。(2)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置,治今山东省临沂市。为沂州府治。1913年废府留县。1914年因与甘肃省兰山道重名,改名临沂县。
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南宝乡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归姜寨“在儋州(治今中和镇)东北四十里。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。寻废”。
在今青海格尔木市东南,为格尔木河东源舒尔干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: 舒哈河 “自旗西无名海子流出,西北入于沙”。
西汉初为长修侯国,后改为长修县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泉掌镇。东汉废。西汉高帝十一年(前196年)封杜恬为长修侯,武帝元封四年(前107年)侯相夫坐事,国除为县。治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泽掌镇。
唐南诏置,属镇西节度。在今缅甸昔董。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。
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北,溱水之北。《清一统志·桂阳州》 “濆市”条下:“又水东市,在(临武)县东四十里。”
在今江苏南通市南。清光绪《通州直隶州志》卷1:“南十里曰合兴镇。”(1)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北部、二干河畔。面积38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兴街,人口 1800。传百年前陆、许、林三姓在此
旧名新民埠。即今广东花都市驻地新华街。1955年花县迁治于此。1993年改设花都市。
在今福建福州市城东十五里鼓山半山腰。原为积水潭,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,请名僧神晏国师主持,号国师馆。其后,宋真宗赐额 “涌泉禅院”。明永乐五年 (1407)改称寺。嘉靖二十一
①西汉置,属五原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。东汉废。②东晋永和七年 (351) 置,属新宁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北。南朝宋为新宁郡治。南齐属新宁郡。梁以后废。③南齐置,属南晋寿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州
即凫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五十二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高平郡高平有承雀山。《元和志》卷10作 “承注山”,《寰宇记》 卷14、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均作 “承匡山”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4谓皆“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