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国江
即今江西兴国县东潋江水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潋江水“在兴国县东。源出县东北蜈蚣山,西南流,三寮、营前二水, 自县东西流入之。过衣锦泷,樟木水自大镬岭西流入之。又径龙下川至县东,与北来之水会,名曰平川。又二里,过德星桥,又南,廖屋溪水自县西南东流入之,云溪水自县南西流入之。又南径雩都县西界,合衣锦、固石、鸭公诸水,又南入赣县界,凡二百六十里入贡水。亦名平固江,又名兴国江”。
即今江西兴国县东潋江水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潋江水“在兴国县东。源出县东北蜈蚣山,西南流,三寮、营前二水, 自县东西流入之。过衣锦泷,樟木水自大镬岭西流入之。又径龙下川至县东,与北来之水会,名曰平川。又二里,过德星桥,又南,廖屋溪水自县西南东流入之,云溪水自县南西流入之。又南径雩都县西界,合衣锦、固石、鸭公诸水,又南入赣县界,凡二百六十里入贡水。亦名平固江,又名兴国江”。
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松岐山 “在 (克度) 里寨南二里”。
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四十里银山镇北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万历中,奢崇明作乱,“陷新都、内江,尽据木椑、龙泉诸隘口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资县:龙泉隘“在银山镇。镇北为杜家沟,有龙泉洞。万历中, 奢崇明作乱
又名金照滩、丈八滩。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中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九年(1259),“二月丙子,帝悉率诸兵渡鸡爪滩,至石子山”,围攻钓鱼山城。
在今山西临猗县西七十里茎河东岸吴王村。明洪武四年(1371)于此置吴王寨巡司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一》 称:“昔有吴、王二姓居此,故名。”
即今福建金门县东之峰上。明属同安县,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福建龙岩市南七十里。明万历中建公馆于此,崇祯八年 (1635) 改为堡。明崇祯八年(1635年)建,在今福建省龙岩市南。属漳州府。
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。源出鸦山,其水沏底皆石。旧名冉溪,亦名染溪。唐柳宗元改名愚溪,有 《愚溪诗序》 曰: “灌水之阳有溪焉,东流入于潇水。或曰,冉氏尝居也,故姓是溪为冉溪。或曰,可以染也,名之以其能,
唐显庆三年 (658) 于米国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钵息德城 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一百四十里喷赤干古城,一说在米马巴札尔)。8世纪后期废。
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横溪水“出三累山,其山层密三成,故俗以为三累名山……山下水际有二石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引《陕西通志》:“今有三峡山,在韩城县西北四十里,疑即三累山也。”
清置,属义州。即今辽宁义县东南大榆树堡镇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义州东“三十五里大榆树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