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内黄县

内黄县

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北故城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应劭曰:“陈留有外黄, 故加内云。”东魏天平初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相州。移治今内黄县西二十里旧县。大业初属汲郡。唐属相州。五代晋属大名府。北宋元丰以后徙治今内黄县。金改属滑州。明属大名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)改属彰德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北部,北邻河北省。属安阳市。面积1163平方千米。人口71.1万。辖6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商为相邑,河亶甲都此。战国魏黄邑。西汉置内黄县,治今内黄县城西北,属魏郡。时习以黄河南为外,黄河北为内,黄河南已有外黄县(治今杞县县城东北30千米处),此地在黄河北,故名。东汉、三国魏因之。东魏天平初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内黄县(治今县西),属相州;大业年间改属汲郡。唐初属黎州,贞观十七年(643年)改属相州,天祐三年(906年)属魏州。北宋移今址,属大名府。清乾隆《彰德府志》:“黄以黄泽名。魏以河南为外,河北为内,故陈留有外黄,此名内黄。”金、元属滑州。明属大名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属彰德府。1913年属豫北道,1914年属河北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。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,1954年属安阳专区,1969年属安阳地区。1983年改属濮阳市,1985年属安阳市。地处黄卫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。卫河及其支流洹河、硝河、杏园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豆类、棉花为主。工业有机械、纺织、化工、皮革、酿酒、电器、食品加工等。汤濮铁路和安濮、鹤台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商都亳城遗址、刘次范遗址、颛顼陵、帝喾陵和唐代双塔、清代荒年志碑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陂市

   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乡。南朝梁、陈间耒阳县迁治骜山口,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“竹塔市”条下:“大陂市,在(耒阳)县东北。即故县治也。”

  • 邵伯站

    元置,即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。元置,即今江苏省江都市西北邵伯镇。为江、淮间水陆要冲。

  • 东昌道

    1925年由东临道分置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聊城县(今山东聊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、阳谷、莘县、冠县、茌平、高唐等市县地。1928年废。

  • 芹湖

    在今江苏如皋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》:芹湖“北通溪河,西通泰兴。《旧志》,以芹湖凫雁为如皋胜境,盖湖水明净,葭苇如室,凫雁家焉。乃眺咏最胜处。今悉为平田”。

  • 永乐渠

    在今安徽寿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州安丰县:“东北十里有永乐渠,溉高原田。广德二年,宰相元载置,大历十三年废。”

  • 庚克申仓

    一名和什托罗盖,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。清置驿于此。

  • 大宁州

    元至元二十年(1283)改大宁监置,属夔州路。治所即今四川巫溪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巫溪县及巫山县北部地。明洪武九年(1376)降为大宁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改大宁监置,治今重庆市巫溪县。属夔州路

  • 亦不剌山

    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东北雅布赖大山。明张雨《边政考》卷4:“镇番卫(今甘肃民勤),北至亦不剌山二百八十里。”《明宣宗实录》:宣德八年(1433)十二月壬子,“甘肃总兵官刘广奏,遣凉州卫指挥使李荣等追击

  • 西洋河

    即古延乡水。今河北洋河上源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西洋河“在怀安县西北。自山西天镇县平远堡流入,经西阳河堡南五里,又东至柴沟堡西北入东洋河”。

  • 布库里湖

   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赤峰下园池。清阮葵生《长白山记》:长白山“山之东有布库里山,山下有池曰布库里湖。本朝发祥于此”。有爱新觉罗氏先世神女浴于此神话。池面积4公顷,景色绮丽。湖对岸有“天女浴躬处”石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