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剑南道

剑南道

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为全国十五道之一。以在剑阁之南得名。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变为政区,为十五道之一,治所在益州 (后升为成都府,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,大渡河流域和雅砻江下游以东; 云南澜沧江、哀牢山以东、曲江、南盘江以北; 及贵州水城、普安以西和甘肃文县一带。乾元元年 (758) 废。宋代曾一度恢复道制,如淳化四年 (993) 分全国为十道,剑南为其一,次年即罢。


唐贞观元年(627年)所划分十道之一,为地理区划名称。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,为节度使名,又为地理区划名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部,云南省澜沧江、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、甘肃省文县一带。乾元元年(758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山岩画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北二百里、沁城乡东北十里处。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岩画数百幅。内容有动物、狩猎、车辆等。大部分为匈奴居民遗作,也有突厥民族的遗存。

  • 平江路

    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平江府置,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吴县、长洲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、常熟、昆山、吴江、吴县等市县和上海市西北部地。明初改为苏州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升平江府

  • 弘闻县

    辽置,为渌州治。治所即今吉林临江市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辽改渤海神鹿县置,即今中国吉林省临江市与朝鲜交界处鸭绿江南岸地区。为渌州治。金废。

  • 古尼山

    亦作古泥山、古宜山。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怀远县“九曲山”条内:“《志》云:县境有古尼山,峰峦环抱,岚气凝聚。”

  • 曲阳县

    ①秦置,属恒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四里。西汉改置上曲阳县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复名曲阳县,属中山郡。治所即今河北曲阳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)改名石邑县,次年又改名恒阳县。唐元和十五年(820)复

  • 白朗故居

    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南二十五里大刘村东北隅。白朗(1873—1914)字明心。1912年组织农民武装在此起义,反对北洋军阀统治。次年4月攻克禹县(今禹州市),提出“打富济贫”口号,进军鄂、豫、皖边境。19

  • 晋寿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汉寿县置,属梓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昭化镇(旧昭化县)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》 卷2 《汉中志》:晋寿县 “本葭萌城,刘氏更曰汉寿。水通于巴西,又入汉川。有

  • 西陵山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二十一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湖州乌程县:“西陵山,《吴兴地记》云:孙皓改葬父和于此山,号曰明陵,即六山之别岭也。”旧志以其山在西,故名。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北。三国吴孙皓改葬其父和于

  • 钦江

   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8钦州安京县: “钦江水,源出县东北阇博山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167钦州保京县: “钦江水出来田山,自内亭县东北,由遵化流入。” 钦江发源于灵山县东北,西南流,经钦州

  • 上朔镇

    今广东南雄县东北。清道光《南雄州志》卷12:有上朔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