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 (猛) 翁
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勐翁。
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勐翁。
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辰溪县: 桑溪,“ 《志》 云: 自辰溪分流,合于沅江”。
北宋置,即今甘肃定西县。绍圣三年(1096)改名安西城。
即今浙江萧山市东三十二里航坞山。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杭坞者,句践杭也,二百石长、买卒七士人,度之会夷,去县四十里。” 元、明以前,浙江走南大门,此山濒江南岸,历为兵家要地。
即今四川平武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“(元)又徙州治武都镇。明洪武中又徙州治乐平镇。即今治也。”(1)在山西省昔阳县北部、太行山中段西麓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96.9平方千米。人口6.8
在今广东花都市东北花城东北三里。山石天然结构成菊花形,故名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花县图: 花城东北有菊花山。
亦作浈阳峡。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5英德府: 真阳峡 “在真阳东南百十五里。昔有樵者见飞仙于此。……元祐间,郡守廖君玉咏峡山。其警句云: ‘清水耳目中流水,壮客精神两岸山。’ 东坡
又作公爷府。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驻地锦山镇。清乾隆八年(1743)建公爷府于此。1948年喀喇沁右旗迁驻于此。1949年置喀喇沁旗。1956年设公爷府镇。1966年改名锦山镇,取锦绣河山之意。
清置,即今吉林梨树县东南叶赫满族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尼什哈站”条下:“克尔素站又西南八十里至叶赫站。”后废。
即今四川长宁县(旧名安宁镇,今名长宁镇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长宁县:安宁铺“在县(旧城)东北五十里”。
在今浙江德清县东二十四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德清县:市亭山“在县西南二百步。《吴兴记》云:市亭山,王逸少莅郡,欲此立宅,以其面溪背山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