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勾漏洞

勾漏洞

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北勾漏山主峰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6:勾漏山,“《志》云:勾漏洞天,四面石山回绕。其中忽开,平野数里。洞在地上,不烦登陟,外微敞豁, 中有暗溪, 穿贯而入”。包括宝圭、玉阙、白沙、桃源四洞,全长1公里。相传东晋葛洪于此炼丹修道,洞口有葛仙祠。洞前有唐、宋以来摩崖碑碣百余幅。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,宏伟绮丽。为广西久负盛名的景点之一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区东北5千米、勾漏山脉主峰下。因洞有勾、曲、穿、漏的特点而得名。包括宝圭、玉阙、白沙、桃源四洞,全长1千米。魏晋时勾漏县治就在洞前。据史载,东晋葛洪在洞内“炼丹修道”多年,故洞口建葛仙祠,洞内雕葛洪像。洞前有唐宋以来摩崖石刻200余件。洞内清邃深幽,钟乳石千姿百态,绮丽幻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浪峤

    即琅峤。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。《明史·鸡笼传》: “其地北自鸡笼,南至浪峤,可一千余里。”即“琅��”。

  • 三里湾渡

    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北三里,柳河(又名旧黄河)汇入白杨湖诸水入颍处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卷2:三里湾渡“在州东三里颍水。旧与黄河会处渡,通东北乡蒙、亳二县”。

  • 驿马河

    又名伊勒们河。在今吉林双阳、九台、德惠等市县境,为伊通河支流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2: 驿马河 “源出蒙古旗地六家子山。南流入长春府西北界,折东流,北岸直农安县,又东一百七十里,南受新开河,合东

  • 信义郡

    南朝梁天监六年 (507) 置,治所在南沙县 (今江苏常熟市西北五十里)。隋开皇九年 (589)废。南朝梁置,治南沙县(今江苏常熟市西北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常熟市及昆山市西部分地。属南徐州。隋平陈废。

  • 员冈市

    在今广东番禺市北员冈村。清同治《番禺县志》卷18:墟市有“员冈市”。

  • 阳城县

    ①秦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。西晋属河南郡。后废。北魏正光中复置,属河南尹。孝昌二年(526)为阳城郡治。隋属河南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嵩州治。贞观三年(629)改属洛州

  • 勐 (猛) 列村

   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19 威远御夷州: 猛列村,“ 《滇纪》: 威远之地,东八十里至猛列村界”。

  • 迤南道

    清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分迤东道置,属云南省。治所在普洱府城 (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)。领普洱、镇沅、元江、临安四府,辖境约当今云南景谷、镇沅、新平、峨山、华宁、开远等县、市以南地区。光

  • 商县

    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丹凤县西五里古城。西汉属弘农郡。东汉属京兆郡。西晋属上洛郡。北魏属上庸郡。隋开皇四年 (584) 改为商洛县。②明洪武七年 (1374) 降商州置,属华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商县

  • 李陵山

    即今安徽肥西县西之紫蓬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庐州府合肥县:紫蓬山在“府西七十里。一名李陵山,以山上有李陵庙也”。又称紫蓬山。在安徽省中部肥西县境。据《紫蓬山志》载,三国时魏将李典曾在此屯兵。李陵,典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