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仁州
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。贞观三年(629)废。
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。贞观三年(629)废。
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北二十里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: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(441),“葬惠太后于崞山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北。西汉以此山名县。北魏太平真君二年(441年),葬惠太后于崞山;又太和元年(
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六里乌金店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枣阳县东南有乌金店塘。
唐南诏后期改云南节度置,治所在弄栋城(今云南姚安县东十里,姚安坝子东缘的缓坡上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地。宋大理改弄栋府。唐元和中南诏置,治弄栋城(今姚安县)。为南诏六节度之一。辖境约当今云南
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二十七里。《后汉书·朱儁传》: 南阳黄巾起义军孙夏为帅,“还屯宛中。俊急攻之。夏走,追至西鄂精山,又破之”。《魏书· 地形志》: 南阳郡西平县 “有精山”。即此。
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苏巴什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吐鲁番厅:“自托克逊驿偏南九十里苏巴什驿。”
战国楚邑。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。《战国策· 楚策一》: 苏秦为赵合从,说楚威王曰,楚 “北有汾陉之塞、郇阳”。即此。西汉置旬阳县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后属秦。在今陕西省旬阳县北洵河北岸。《战国策·楚
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湖州府: “ 《志》 云,郡有七十二溇,在乌程者三十有九,在长兴者三十有四,导苕霅之流注于太湖。”
1941年晋绥边区由交城县分置交东、交西二县,交东县治南头村(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)。1945年8月二县合并复置交城县。旧县名。北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山西省交城县东部析置。治今古交市南头村。以
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卢龙县: 青山口 “桃林口东第四关口也”。为戍守要地。《明史·戚继光传》: 隆庆初,“寇入青山口,拒却之”。②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
南朝梁改怀安县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一百里思怀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南尹州。贞观八年(634)属贵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以怀安县改名,治今广西壮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