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新泾镇
又称蒲松镇。即今上海市长宁区西北部北新泾镇。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卷1《镇市》:“北新泾市,县西二十一里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上海县:“最西有蒲松镇,一名北新泾,跨吴淞江支流新泾港上。”
又称蒲松镇。即今上海市长宁区西北部北新泾镇。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卷1《镇市》:“北新泾市,县西二十一里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上海县:“最西有蒲松镇,一名北新泾,跨吴淞江支流新泾港上。”
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七十里云谷山,接武夷山市界,与西山对峙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芦峰山“山高万仞,四围峭削,绝顶平坦。宋乾道中,朱子更名曰云谷,筑草堂读书其下。有记”。
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坎镇。明、清置松柏巡司于此。
即大目降。在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建国纪》:南明弘光元年(1645),“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,设评议会”,其时归化番社中有“大穆降社”。
清光绪八年(1882)置,属黑龙江将军。治所在兴安城(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兴东村)。辖今黑龙江省萝北、嘉荫等县地。二十年(1894)裁。
西周时东夷小国。在今山东莒县西南、沂南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 宣公九年 (前600),“齐侯伐莱。秋,取根牟”。杜注: “根牟,东夷国也。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。” 《左传》: 昭公八年 (前534),“秋
从图佳线上的新兴车站(今吉林汪清县南新兴乡)经城子沟(今黑龙江东宁县西南)至东宁。全长216.1公里。 日伪于1937—1940年修筑。1945年被苏联拆除。
唐光化元年(898)置,在今浙江临安县城。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钱鏐既贵,“宴故老,山林皆覆以锦”,故名。天复元年(901)改为衣锦城。
在今山西襄垣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襄垣县:五巑山在“县西南六十里。山岭巉坑,因险设关,为戍守处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其山五峰环列,中为南北往来之冲。
清宣统二年 (1910) 置,属吉林府。治所在朝阳川 (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)。民国郭熙楞 《吉林汇征》: 舒兰县 “以其地有舒兰河站。为省北台站之一,土名朝阳川。满语舒兰,果实也”。1913年属吉
亦名贤隐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南七里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 南齐建武二年 (495),北魏围攻司州,萧衍赴援,“去魏军数里,径上贤首山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梁天监二年 (503),魏将犯义阳,司州刺史蔡道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