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真观

北真观

北宋时建,在今四川长寿县城内北山上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9长寿县:北真观“在县北山顶,旁有徐神翁炼丹处”。明万历时重修。高敞幽邃,为邑中名胜第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散毛关

    一名师壁洞。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散毛宣抚司: 散毛关 “在司南,亦曰散毛路口,本名师壁洞。……今改为散毛关”。

  • 老虎咀子

    亦名安吉镇。在今吉林东辽县西北东辽河东岸老虎咀村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原拟于此置西安县未果。

  • 西沛郡

    南朝梁侨置,属霍州。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

  • 海棠桥

    在今广西横县西一里。宋刘受祖 《海棠桥记》: 横州 “西北有溪曰香稻,南会于郁江,跨溪有桥,南北旧多海棠。绍圣间,秦淮海先生以御史刘拯论其增损实录,谪柳移横。是时常醉于桥畔书生祝氏家。明日题一词,有

  • 化稍营

   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北九十里化稍营镇。清乾隆《宣化府志》卷10宣化县:南路有化稍营。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2宣化县图:西南有华稍营,驻巡检。

  • 归淳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靖西县南十里旧州村。元和初改为归顺州。

  • 宣宁府

    元初改宣德州置,治所在宣德县 (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)。中统四年 (1263) 改为宣德府。元初升宣德州置,治宣德县(即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、蔚县、阳原、宣化、怀安及山西省灵丘等县

  • 宝源山

    ①在今广东阳山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山县: 宝源山 “山产黑铅,居民尝采取之。宏治九年,奸徒相结为盗,始禁不复采”。②亦名宝山、宝泉山。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双溪乡(谭家墩) 西。《舆地纪胜》

  • 革塔堡

    一作塔堡。 明置, 属平武县。 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阔达乡。后废。

  • 岳 (嶽) 麓山

    ①又名麓山。在今湖南长沙市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29长沙县: “岳麓山,在县西南,隔湘江水六里,盖衡山之足也,故以 ‘麓’ 为名。” 上有岳麓寺。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马希广传》: 彭师暠登城望水西军,入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