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匹袍隘

匹袍隘

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匹袍隘“在县北八十里村头里。《虞台图说》云,疋袍峒有猴岭。崔嵬横亘,接湖广桂东县罗木山。又有小径可通南韶诸路。正德中,輋贼谢志珊使其党越岭而东,分道由村头里顺流而下,不半日犯县城,即此处也。嘉靖间,居民于村头里筑城,若遇警,则浮龙巡司可据猴岭,以扼要冲。故匹袍与浮龙形援最切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娑奚桥

    亦名娑夷桥。在今巴基斯坦控制之克什米尔西北部印度河支流吉尔吉特河上。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 天宝间讨小勃律,仙芝 “急令 (席) 元庆斫(娑夷河) 藤桥,去勃律犹六十里。及幕,才斫了,吐蕃兵马大至,已

  • 百劳墟

    亦作伯劳墟。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伯劳镇。明嘉靖《钦州志》卷7灵山县:“伯劳埠在县治西八十里上东乡。”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灵山县图:西南有伯劳墟。

  • 雷池

    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,经今安徽宿松县流入望江县东南,积而为池,称为雷池。又东南流由雷池口入江。《晋书·庾亮传》: 苏竣叛乱时,庾亮 《报温峤书》 曰: “吾忧西垂过于历阳,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。”

  • 三蜀

    ①秦灭蜀国置蜀郡,西汉高帝分蜀郡置广汉郡,武帝又分置犍为郡,本一蜀国,称为三蜀。辖地相当今四川中部,贵州北部赤水河流域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,会泽以北地区。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三蜀之豪,时来时往。”刘

  • 中路额鲁特前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额鲁特前旗,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北特,大临河北岸,巴特曾格勒东。

  • 会宁镇

    隋开皇元年(581)改会宁防置,在今甘肃靖远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)改置西会州。(1)古镇名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以会宁防改置,即今甘肃省靖远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升为西会州。(2)今镇名。在河

  • 沤夷川

    一作呕夷川。其说不一:《周礼·职方》并州:“其川虖沱、呕夷”。郑玄注谓即祁夷水,当今山西广灵、河北蔚县等县境的桑干河支流壶流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、《水经注》则以为是滱水,即今河北中部大清河支流唐河。

  • 大莋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属越嶲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“若水又南径越嶲大莋县入绳。”即此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武帝时置,治今四川省盐边县东北敢鱼附近。属越嶲郡。东汉末

  • 新哨

    即今云南弥勒县南三十五里新哨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弥勒州: 新哨 “在州西南。自阿迷州之彭堡达于新哨,乃至州治。又北出板桥,接云南府宜良县界”。

  • 拉布宗

    又名哈补宗、拉普谿。在今西藏南木林县东五十余里。“拉布”,藏语意为天神之子。1960年并入南木林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拉布。1960年撤销,并入南木林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