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半截塔镇

半截塔镇

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五十里半截塔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热河省围场县:“县属半截塔,位于伊马都河左岸,距天宝山七十里,至多伦二百三十里。户数一百,人口八百。”


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南部。面积209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,其中满族占50%,蒙古族占5%。镇人民政府驻半截塔,人口 3220。因境内元代半截塔得名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玉米、谷子、马铃薯。有木材加工、制酒、修造等厂。清设木兰围场布都尔围、永安湃围于境内。111国道经此。古迹有元代半截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养西岭

    古岛屿名。马来文意为 “极” 或 “点”,解为 “岛”。即今泰国南部之普吉岛。为古代东西方船舶之重要泊所。见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 “吉德国”条。

  • 丰谷镇

    北宋初置,属京山县。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南五十六里丰谷乡。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南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谷,人口3700。取丰井、谷井两地首字组合成名。1951年为丰谷乡,19

  • 洋河镇

    ①即白洋河镇。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六十里洋河镇。以产名酒 “洋河大曲” 著称。②又名杨宅。即今江西安福县西洋溪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吉安府安福县: “西有罗塘巡检司,治洋泽,后迁江背,俱仍故名。” 《清一

  • 信江书院

    即紫阳书院。在今江西上饶市区信江南岸黄金山上。清乾隆四十六年 (1781) 改紫阳书院为信江书院。

  • 石坝镇

    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石坝镇,北近河源市界。清乾隆《博罗县志》卷3:“墟市”有石坝墟。(1)在安徽省明光市中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坝,人口 2500。相传附近有十道石头坝,故

  • 斜江

    今四川邛崃市东境之斜江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31安仁县: 斜江水 “经县南五里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75安仁县: 斜江水 “在县南五里。大邑县鹤鸣山来,斜流过县,又东流蜀州新津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邛州:

  • 冯乘县

    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(一说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)。以冯水得名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冯水“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,其水导源冯溪,西北流,县以讬名焉”。三国吴属临贺郡。南朝宋

  • 资川县

    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改龙水县置,属资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发轮镇南。不久复改为龙水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宣和二年(1120年)改龙水县置,治今四川省资中县西北。属资州。后复改龙水县。

  • 牛家桥镇

    即今河北隆尧县东二十二里牛家桥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隆平县图:东有牛家桥。

  • 过西集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北四十里过西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作郭西集。民国《四续掖县志》卷1作过西村,为过西乡驻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