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华州

华州

①北魏皇兴二年(468)置,治所在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县地。延兴二年(472)改置三县镇。

②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治所在李润堡(今陕西蒲城县东北)。永平三年(510)移治华阴县(今陕西大荔县)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名同州。

③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)置,治所在上川郡(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)。西魏废帝元年(552)改为淮州。

④南朝梁置,治所在华阳郡华阳县(今四川广元市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市北境。西魏废。

⑤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东雍州置,治所在华山郡原郑县城(今陕西华县西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初复置,治所在郑县(今华县)。垂拱元年(685)改为太州,神龙元年(705)复为华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华阴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华州。上元元年(760)又改为太州,宝应元年(762)复为华州。乾宁四年(897)升为德兴府。光化三年(900)复为华州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、华阴、潼关三县市及渭南市北部、临潼县东北部一带。元初省郑县入州,属奉元路。明属西安府。清属同州府。1913年改为华县。

⑥唐渤海置,为率宾府治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北乌苏里斯克(双城子)。辖境约当今俄罗斯绥芬河下游一带。辽废。

⑦明永乐十二年(1414)属升华府。治所在万安县(今越南广南——岘港省三岐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广南——岘港省三岐、旃檀源和右邦源地区。宣德二年(1427) 以后入安南。


(1)北魏皇兴二年(468年)置,治定安县(今甘肃宁县)。延兴二年(472年)改置三县镇。(2)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李润堡(今陕西蒲城县东北)。永平三年(510年)移治华阴县(今陕西大荔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黄河以西,黄龙县以南,蒲城县、华县及以东,华山以北地区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改名同州。(3)南朝梁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境。辖境相当今广元市。西魏废。(4)(华huà)西魏废帝二年改东雍州置,治郑县(今陕西华县西南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初复置,治郑县(今华县)。圣历后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华县、华阴、潼关等县市及渭北的下邽镇附近地区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华阴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华州。乾宁四年(897年)升为兴德府。光化元年(898年)复为华州。辖境屡有变迁。清不辖县。1913年降为县。(5)渤海国置,治今俄罗斯滨海边区乌苏里斯克。属率宾府。辽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榆林镇

    ①即今黑龙江省兰西县南榆林镇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兰西县 “辖一镇: 榆林镇”。②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南榆林乡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 “东周镇” 条下: 榆林镇 “在县西南八十里五巑关之南”。③

  • 屈颡颠山

    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江城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澂江府江川县: 屈颡颠山 “在县 (今江城镇) 北十五里。山半涌泉三派,西入滇海,东入抚仙湖,南为阿伴溪,入星云湖,溉田甚溥。《志》 云,土人谓犬为屈

  • 莲荷山

   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 “马迹山” 条下: “府西有莲荷山,在彭蠡湖中,望之如荷叶浮水上。”

  • 蛇窝泊

    在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三十里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3: 蛇窝泊 “有三源: 一出钜齿山西南经跳鱼台转黄条,一出玉皇顶转初家疃经河崖村,一出唐山后经朱留村,总会于蛇窝泊,入莱阳五龙泊”。

  • 白沙隘

    在今浙江永嘉县西白沙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:白沙隘在“府西五十六里白沙山旁。宋置白沙巡司,元因之,后废。道出青田县,此为要隘”。

  • 洪川县

    唐贞观三年 (629) 置,属羁縻洪州 (后改彭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后废。

  • 伯力

    亦称博力,又作希禅屯。为唐勃利州和黑水都督治所。明为喜申卫治。清属吉林三姓副都统辖境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。清曹廷杰《西伯利东偏纪要》:“伯力地方在三姓东北千六百余里,乌苏里江入松花江处东岸。”清咸

  • 百丈戍

    即今江西龙南县城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虔州“有百戍”。《宋史·地理地》 赣州:龙南县“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百丈戍“今龙南县治”。即今江西省龙南县。唐属信丰县。五代南唐保大十年

  • 六靖墟

    亦作陆靖墟。即今广西北流市南一百五十里六靖镇。

  • 楚东市

   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 “普口市” 条下: “楚东市,在县南二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