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乐县

南乐县

五代唐改昌乐县置,属兴唐府。治所即今河南南乐县。后晋属广晋府。后汉属大名府。北宋崇宁四年 (1105) 属开德府。金属大名府。元属大名路。明属大名府。民国初属河北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改属平原省。1952年划归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东北部,与河北、山东两省相邻。属濮阳市。面积614平方千米。人口49.7万。辖3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汉置乐昌县(治今南乐县城西北吴村北)。东汉废。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于汉旧城置昌乐县,属魏郡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废入繁水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又析置昌乐县(治今南乐县城西北谷村一带),属魏郡;六年移治今南乐县城。五代唐晋王李存勗避其祖李国昌之讳,以县治在旧治之南,改昌乐县为南乐县,属广晋府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五代梁乾化五年,分天雄军置镇相州,恐魏人不服,使刘济河,屯昌乐以逼之。魏人遂作乱,以地归于晋。明年,晋王存勗改县为南乐。”金属大名府。元属大名路。明、清属大名府。1913年属大名道,1927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。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,1954年属安阳专区,1958年属新乡专区,1961年属安阳专区,1969年属安阳地区,1983年属濮阳市。地处黄卫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。卫河流经西北部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大豆、花生、棉花等。有机械、化工、酿酒、砖瓦、棉织、农机修理、冷冻、面粉、造纸、印刷、草帽辫加工等厂。106国道纵穿南北,安济公路横贯东西。名胜古迹有仓颉陵遗址、赫胥陵古墓群、三娘子台遗址、唐代古槐、明代文庙大成殿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查灵海

    即今青海玛多县西部之扎陵湖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 查灵海 “在黄河源鄂敦他拉之东,广二百余里。东西长,南北狭,黄河亘其中而流,湖水色白而形长”。

  • 焚艛山

   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4琼州: 焚艛,“ 《平黎记》 云: 汉武帝发兵南来,到雷州海岸,造艛船渡兵,过海上岸,黎人并不出降,亦无兵粮。李将军于琼州海岸焚舟而回。今号为焚艛”。《清一

  • 丰济镇

    金置,属长清县。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。古镇名。五代丰齐驿,宋升为镇,称丰济。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济南府长清县有丰济镇,即此。

  • 都兰县

    1930年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都兰寺(今青海乌兰县东北)。1932年迁至希里沟 (今乌兰县驻地)。1951年迁驻香日德 (今都兰县西南)。1959年迁察汗乌苏 (今都兰县)。在青海省中部、布尔汗布达山

  • 富陂村

    在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: “初置县富陂村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长城故城 “在长兴县东……富陂村在今县东十八里”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至东晋咸康元年 (335)

  • 蒋鼎堡

    明置,属宁夏左屯卫。即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蒋顶乡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 卷1: 蒋鼎堡 “有仓场”。

  • 石碑谷

    在今四川绵竹县南三十里。一说在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元年(806),“严砺遣其将严秦破(刘)辟众万余人于绵州石碑谷”。即此。在今四川省绵竹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元年(806年),西川节度使刘辟

  • 来远驿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都匀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都匀府:来远驿在“府北一里”。

  • 高旻寺

    亦作高文寺。相传建于隋。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汊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 高文寺“在江都县南三汊河西岸。有塔曰天中。其地为茱萸湾,亦名塔湾”。清康熙二十八年 (1689) 建行宫于此,为康熙、乾隆驻

  • 迁善村

    今山东禹城市。唐乾元二年(759)禹城县迁治于此。《寰宇记》卷19齐州禹城县载:“乾元二年逆党史思明侵河南,守将李铣于长清县界边家口决大河,东至县, 因而沦溺,今理迁善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