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伊岛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鸿庥岛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。1947年改名鸿庥岛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鸿庥岛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。1947年改名鸿庥岛。
一名七药山。在今湖北利川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七曜山“在卫西北三百里。上有梅子关”。又称七岳山。在重庆市东部和湖北省西南部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东北起自奉节县,西南至丰都县,止于大塘坝、桐梓山
在今广东阳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阳山县:旱塘闸“在县西。地名坑塘,路接广西怀集县界(今属广东)。防清油、草塘贼路”。
又作殿牛河。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北,结雅河支流殿吉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泞泥河”条下: “铁牛河,在 (黑龙江) 城东北九百八十里。”清屠寄 《黑龙江舆图说·黑龙江城》: 宁尼河西南流,“有铁牛河
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 “东海营” 条: 莺游山 “其南有高公岛,皆防海要地”。
①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宝塔山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4余杭县:“安乐山在县东二里。高一百五步,周回五里。耆老云:钱氏之子于此筑庵,养疾而愈,故号安乐。”②又名合江山、少岷山、笔架山。在今四川合江县
北宋置,属丰州。在今陕西府谷县北。
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十五里湘江边。清王定安 《湘军记》 卷1: 咸丰二年 (1852),江忠源进攻太平军,“急渡蓑衣渡……鏖战两昼夜……南王冯云山中炮死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北、湘江边。清咸丰二
即叶尔吉土司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境。清末并入安冲土司。
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会川卫: “南有塔甲渡巡检司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4会川卫“松坪关” 条下: “ (黎溪) 驿东去七墩堡十五里,又八十里为塔甲渡巡司,又四十里为松坪关。”
北魏改宣义郡置,为襄州治。治所在北平县(今河南方城县东南)。北齐废。北魏改宣义郡置,治北平县(今河南方城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方城县一带。北齐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