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宁州

南宁州

①西魏改宁州置,治所在建宁郡 (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),辖境约当今云南、贵州二省。保定二年 (562) 析置恭州,今滇东北不再属南宁州。隋末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治所在味县 (今云南曲靖市北十四里三岔),辖境仅当今云南宣威市以南,寻甸、宜良、玉溪以东,弥勒县以北地区。七年 (624),西南部析置西宁州,辖境缩小。贞观八年(634) 改名郎州。开元五年 (717) 复名南宁州,辖境仅当今云南曲靖市及陆良、宜良、师宗、弥勒、泸西、寻甸等县。天宝后废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复置,为曲靖路治。治所即今云南曲靖市。二十一年(1284) 降为县。

②北周改宁州置,治所在味县 (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)。隋末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郎州。开元五年 (717) 复改南宁州。辖境相当今云南弥勒县以北、抚仙湖东岸的南盘江上游流域和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地。天宝后废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复置,为曲靖路治。移治今曲靖市。二十一年 (1284) 降为县。

③北宋置羁縻州,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。南宋后废。


(1)北周以宁州改名,治味县(今云南曲靖市西北三岔)。隋末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置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弥勒县以北、抚仙湖东岸的南盘江上游流域和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地。八年改名郎州,开元五年(717年)复改名南宁州。天宝末入南诏,改置石城郡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复改置州,移治今云南省曲靖市。二十一年降为县。(2)唐末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南。属黔州所领羁縻州。南宋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济县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永宁县置,属蕲春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武穴市北六十二里梅川镇。乾元元年(758)属蕲州。南宋绍兴初废为镇,寻复置。元属蕲州路。明属蕲州。清属黄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。1932直属湖北

  • 应天巡抚

    明宣德五年(1430)置,驻苏州府(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)。万历中移驻句容(今句容县),后复还苏州府。辖南直隶江南诸府及江北安庆一府,相当今江苏的江南、安徽的长江流域地区。清废。

  • 玛尔瑚鲁克山

    在今新疆叶城县南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1:密尔岱山“与玛尔瑚鲁克山峰峦相属,玉色黝而质坚,声清越以长”。

  • 曲阳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南。东汉改为西曲阳县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北。东汉改为西曲阳县。

  • 四安溪

    即今浙江长兴县南泗安塘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:四安溪“在长兴县南四十三里。源出四安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长兴县:四安溪“在县南三十里。自四安山引流而东南,广德州境之水亦流合焉,下流注于苕溪”。

  • 十薮

    古代十大泽薮的总称。据《尔雅·释地》:“鲁有大野、晋有大陆、秦有杨陓、宋有孟诸、楚有云梦、吴越之间有具区、齐有海隅、燕有昭余祁、郑有圃田、周有焦护,十薮。”十个著名泽薮的合称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鲁有大

  • 匹袍隘

   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匹袍隘“在县北八十里村头里。《虞台图说》云,疋袍峒有猴岭。崔嵬横亘,接湖广桂东县罗木山。又有小径可通南韶诸路。正德中,輋贼谢志珊使其党越岭而东,分道

  • 贺家堡村

    即今河北丘县西八里贺宝乡。清乾隆《邱县志》 卷1: 西北有贺家堡村。

  • 晒书台 (臺)

    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黉山后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二》: 晒书台 “在淄川县东北黉山后。郑康成笺注 《诗》 《书》 于此”。

  • 长乐村

    在今浙江兰溪市西四十里诸葛镇西北。村内居民以金、叶两姓为主,金姓是宋元时著名学者金履祥的后裔。明清时,长乐村科甲不断,成为兰溪望族,陆续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祠堂和住宅。现仍保存几十处明清建筑,其中包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