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川县

南川县

①唐先天元年 (712) 避李隆基讳改隆阳县置,为南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。北宋皇祐五年 (1053) 属渝州,熙宁七年 (1074)废。

②北宋元丰元年 (1078) 置,为南平军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。一说在东溪镇。嘉熙三年 (1239) 移军治隆化县。元至元二十二年 (1285) 南平军废,移南川县于今南川市。

③元至元二十二年 (1285) 废南平军置,属重庆路。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县有南江,发源夷僚之界。……至南江口流入大江。此县名之始也。” 明属重庆府。《明史·马孔英传》: 万历中讨杨应龙,“分兵八道,孔英道南川,独险远”。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94年改设南川市。


古旧县名。唐先天元年(712年)改隆阳县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北。为南州治。唐末废。北宋皇祐五年(1053年)复置,属渝州。熙宁七年(1074年)又废。元丰元年(1078年)再置,移治今綦江县南。为高平军治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移治今南川市。属重庆路。明、清属重庆府。1928年属四川省。1994年撤销,改设南川市。1997年划归重庆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洲驿

    即今福建长汀县南三洲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汀州府长汀县“临汀驿”条下:“又三洲驿,在府西九十里(按,西当为南),本三洲铺,成化十八年建三洲公馆,后改为驿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二》“馆前驿”条下:“又三

  • 杨国

    三国魏改杨县为侯国,属平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东古城址。西晋复为杨县。

  • 伏龙山

   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六十余里龙山镇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卷18定海县:伏龙山在“县治西北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伏龙山“首尾跨东、西两海门,状如卧龙。南去龙山所十里,屹临水漈,为舶必由之道,盖

  • 罗蒙江

    在今湖南通道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通道县: “ 《志》 云,(罗蒙) 江源有三: 一出佛子岭,为羊镇堡江; 一出县南天星里,为天星江; 一出贵州洪州泊里长官司,为洪州江。合流经此,西南流,至广西怀

  • 九门郡

    隋义宁元年(617)置,治九门县(今河北藁城县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)。领九门、信义、新市三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西北境一带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名观州。隋义宁元年(617年)置,治九门县(今河北

  • 宽河

    ①在今天津市西郊。初为河流,清末淤塞,今仅存地名大宽河。同治 《静海县志》 丑集: “宽河在县东三十五里,今淤塞,略有形迹。”②又名豹河。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之瀑河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北平都司宽河

  • 雨濑滩

    在今湖南耒阳市西南耒水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5衡州 “雨濑滩” 条引盛宏之 《荆州记》 云: “岁旱百姓壅塞之则雨。若一乡独壅,雨亦偏应。”

  • 宝云 (雲) 山

    在今江西上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7瑞州府: 宝云山 “在上高县南二十五里。嵌岩岌, 霭翠珑璁, 中有僧庐曰宝云院”。

  • 沙喇我国

   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之雪兰莪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安众侯国

    西汉元朔四年(前125)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。西晋废入宛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