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薰门

南薰门

北宋东京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外城南中门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 靖康二年 (1127),钦宗在青城被俘,“金人堑南薰门路,人心大恐”。


北宋东京城(今河南省开封市)外城南中门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靖康二年(1127年),钦宗被金兵虏至青城,“金人堑南薰门路,人心大恐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肖张镇

    即今河北枣强县北二十里肖张乡。清于此设肖张堡。在河北省枣强县北部。面积38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肖张,人口 2800。传西汉萧何、张良视察幽、冀二州,曾在此休息,得名萧张。后谐为今名。1

  • 大山屿

    即今台湾岛西澎湖岛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大山屿,“澎湖诸屿独此最大,横直各有十余里,民居颇多。由此而下有五地, 曰风柜仔尾、曰峙里、曰猪母落水、曰鸟嵌仔、曰林投仔,而妈宫前即在此屿,水师镇防汛在

  • 舞水

    即��水。 古汝水支流。 故道在今河南舞钢市和西平县境。即“��水”。

  • 陕西汉中道宣慰司

    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置,属陕西四川行省。治所在安西路 (后改奉元路,今陕西西安市)。领安西、延安、开成、凤翔、兴元等五路,相当今陕西及宁夏、内蒙部分地。二十二年 (1285)废。

  • 左源山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温州府》:左源山“在乐清县东北三十五里。群峰环绕,中有田二千余亩,民居悉藏谷中。山有四景, 曰梅溪、莼湖、左岭、小雁荡”。

  • 定辽卫

    明初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辽阳 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后分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卫。中卫,洪武十七年 (1384) 置,治辽阳城东南隅,左、右卫,洪武六年以千户所升置。前卫,洪武八年置,治辽阳城东北隅。后卫

  • 僧道关

    即今陕西山阳县东南漫川关。清雍正 《陕西通志》卷17: 僧道关 “南蛮王以僧道兵拒杨文广处。石门尚存”。

  • 硖石县

    一作峡石县。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改崤县置,属陕州。治所在硖石坞 (今河南陕县东南五十二里硖石乡)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废入陕县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改崤县置,治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石门,

  • 巴某

    即今伊朗克尔曼东南巴姆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巴某”。

  • 春秋戎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僖公十一年 (前649) 夏,“扬、拒、泉、皋、伊、雒之戎同伐京师,入王城,焚东门”。杜注: “今伊阙北有泉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