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博阳山

博阳山

①博亦作 “傅” 或 “敷”。此为何山,位于何地? 各家说法不一。《尚书》 伪孔传及 《史记集解》 均认为 “敷浅原,一名博阳山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历陵县: “傅阳山、傅阳川在南,古文以为敷浅原。” 则博阳山在历陵 (今江西德安县东) 之南。而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82江州浔阳县下载: “(蒲塘) 驿前有敷浅原,原西数十里有敷阳山。” 唐之蒲塘驿即今江西德安县,然则博阳山又应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11江州下又谓博阳山在 (德安) 县南,别有敷浅水即 《尚书》 敷浅原。而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下及蔡沈 《书集传》 引晁以道说,历陵在鄱阳县 (今波阳县) 境内,则博阳山又应在今江西波阳县内。

②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建德县: “博阳山在县东十里。岩石嵯峨,溪流湍急。宋嘉定中,易名广阳。”


见“傅昜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洞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北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蓬溪县:石洞镇“在县北三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泸县西北石洞镇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卷2:石洞镇场在“州西北三十里”。民国《泸县志》卷1:石洞镇场“

  • 承州

    ①北宋大观三年 (1109) 置,治所在绥阳县(今贵州凤冈县北馁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、绥阳、湄潭等县地。宣和三年 (1121) 废。②南宋建炎四年 (1130) 升高邮军置,治所在高邮县 (今江

  • 聂索镇

    在今山东惠民县南五十里。即古聂家口。以聂索河而得名。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惠民县南。宋时河决聂家口,即在其地。

  • 小海寨

    又名虎墩。在今江苏大丰县南小海镇。宋范仲淹倡筑捍海堰起此。

  • 朝阳府

    清光绪三十年 (1904) 升朝阳县置,属直隶省。治所在朝阳县 (今辽宁朝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、凌源、建平、建昌、北票及阜新等市县地。1913年降为县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升朝阳县置,治

  • 隋恭帝陵

   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司家庄附近。唐武德二年 (619),隋恭帝杨侑死后葬于此。

  • 爱子江

    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赵丰北。《明史·张辅传》: 永乐十一年 (1413) 辅征安南陈季扩,“与(沐) 晟会顺州,战爱子江”。即此。

  • 道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道州路置,属湖广行省 (后改布政使司)。治所在营道县 (今湖南道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、宁远、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。洪武九年 (1376) 改为道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

  • 密乡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东南十五里密城。建始二年 (前31) 封胶东顷王子林为密乡侯,即此。东汉省。西汉建始二年(前31年),成帝封胶东王子林为密乡顷侯,置密乡侯国,治今山东省昌邑市东南密

  • 沙坪关

    即今四川垫江县东北沙坪镇。清光绪《垫江县志》卷2:沙坪关在“治北五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