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印山

印山

①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(鹤溪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景宁县:印山“在县治北,本名桂山,有石方正如印,因改今名”。

②在今广西隆安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太平府:印山“在都结州治(今都结乡)南。以形似名”。

③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迁江县:印山“在县西二里。有泉石之胜”。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印山“在迁江县西,隔红水江二里。中有八仙洞。山半有遇仙岩,岩内产鸳鸯石。亦曰鸳鸯窝”。

④在今广西扶绥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新宁州:印山“在州南一里。其上有元天洞,石峰突起,宽敞可容百人”。

⑤即玉印山。在今四川忠县东北长江北岸石宝寨处。清道光《忠州直隶州志》卷1:玉印山在“大江之北。一名石宝山。巉石凌空,四遭如削,形如累累之印”。

⑥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印山在“(韦番长官司)司西一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澳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城区南部南濠街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西澳“在城南,宋景德间,经略使高绅所开。《志》云,城中旧有六渠,回环贯串,皆汇流于西澳,亦谓之南濠,其后屡经修浚。嘉定三年,陈岘复疏

  • 万仞山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易州:万仞山,“《志》云:在紫荆关南数里,高峻壁立”。

  • 白塔河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白塔河村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江都县东北有白塔河。民国《江都县续志》卷1:白塔河“在县城东北宜陵镇东,运盐河北岸。距城陆路四十五里,水路七十六里”。

  • 第巴达克匝

    即达孜宗。治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。

  • 香溪口

    即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香溪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宜昌府一》: 香溪 “在归州东十里。……南流入江,其入江处,谓之香溪口”。

  • 羊角砦

    在今湖北房县西北羊峪口乡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羊角砦“在房县西北四十里”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房县:羊角砦“顺治五年,抚治赵兆麟奏立镇房营驻劄于此”。

  • 鱼村隘

    在今广东饶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 鱼村隘 “在县 (今三饶镇) 东南。相近又有小榕隘”。

  • 思隶县

    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属泸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南境。十二年 (638) 废入江安县。

  • 黄保坪

    在今湖北省保康县东南三十里黄堡镇。清置汛,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玉祁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玉祁镇。明弘治《无锡县志》卷2:西北兴道乡八都有玉祁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无锡县图:西北有玉祁镇。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北部,五牧河、北塘河两岸。面积39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