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流镇

双流镇

又作沙碛茅土。即今吉林洮南市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置洮南府于此。1913年改为洮南县治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2:洮南县治“土名双流镇(原名沙碛茅土),当洮儿河南岸”。即此。


(1)在四川省营山县东北部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流,人口1510。因地处麻柳河与木桥河汇流处,故名。1951年设双河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1年更双流公社。1984年改乡,1985年置镇。1992年普岭、木桥、金堂三乡并入,1994年普岭、金堂二乡划出。产油菜籽、小麦。有粮油加工、铁木加工、榨油、印刷、染织、酿造等厂。营仪公路经此。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题壁、石刻标语。(2)在贵州省开阳县西部,高峰寺北麓。面积179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岗村,人口2770。全称双流泉,因村侧有两泉,故名。1992年合并双流、高云、白马三乡置镇。有磷、铝土、汞、煤、水晶、重晶石等矿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稻等。久铜公路经此。有钟昌祚墓、项跋岩壁画、江南大峡谷等名胜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冻店

    一作翰栋店。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北寒冻镇。民国 《重修正阳县志》 卷1: “寒冻店,城东北六十里。有集。”

  • 雷石镇

    在今湖南双牌县南。宋本 《寰宇记》 卷116永州零陵县: “雷石戍本是雷石镇,唐神龙年中改为戍。在州南一百二十里……御史赵履温置此镇,以押泷口,兼断水陆奸虞。四阜峻岭,东临潇水,有奇石激浪,腾波汹涌,

  • 牙梳嶂

    在今江西广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广昌县:牙梳障“在县南十里。嶂有三穴,大风常自中出,当寒则暖,当暑则凉”。

  • 大乘山

   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裕州方城县:“大乘山在州东南。《裕州图经》云‘大乘峙前,方城镇后’者也。”

  • 南柴堡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南柴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 南柴堡 “在太平县 (今汾城镇) 南二十五里。明季筑。周三里八十七步。其北为北柴堡,明成化中筑,周四里一百四十步”。

  • 开远州

    南明永历二年(1648)改阿迷州置,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复名阿迷州。

  • 石涝池

    在今陕西定边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:“石涝池在镇西。正德初,督臣杨一清议于延绥定边营迤东石涝池,至宁夏横城三百里内边墙,增筑高厚处也。”

  • 折多山

   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北八十里。为大雪山系,山峰海拔4962米。因不甚高,为进藏要道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“折多过山, 山虽长, 不甚峻。产大黄,药气薰蒸,过者多喘。秋冬积雪㳽漫。”在四川

  • 札佐驿

    一作劄佐。明置驿,即今贵州修文县东北札佐镇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劄佐驿“一作札佐驿。在修文县东,本朝乾隆十五年裁”。民国初置县佐于此。

  • 铁门镇

    北宋初置,即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铁门镇。景祐四年 (1037) 改名延禧镇。金废镇,地属新安县。明末,新安县曾移治于此。在河南省新安县西南部。面积116.5平方千米。人口7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铁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