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渭砦
北宋皇祐四年(1052)置,属秦州。即今甘肃陇西县。熙宁五年(1072)于此置通远军。《宋史·王韶传》:“帝志复河、陇,筑古渭为通远军,以韶知军事。”元祐五年(1090)升为陇西县。
北宋皇祐四年(1052)置,属秦州。即今甘肃陇西县。熙宁五年(1072)于此置通远军。《宋史·王韶传》:“帝志复河、陇,筑古渭为通远军,以韶知军事。”元祐五年(1090)升为陇西县。
又名白超坞、白超城。东汉末, 白超筑。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谷水又径白超垒南,“是垒在缺门东一十五里。垒侧旧有坞,故冶官所在。魏、晋之日,引谷水为水冶,以经国用,遗迹尚存”。《元
又名蓝栅城。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九江郡当涂县:“有马丘聚,徐凤反于此。”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二》:蓝栅城“周五里二百四十步。或以为即汉徐凤所据之马丘聚也”。又作马邱聚、马丘城
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境,为枞阳河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安庆府怀宁县: 黄马河在 “府北九十里。自潜水分流。又府北八十里有高河,流合于黄马河。又有井田河,在府西六十里,与黄马诸川俱达于桐城之练潭,合枞
北周大象二年 (580) 改安州置,治所在宿预县 (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开元二十三年 (735) 徙治临淮县 (今江苏盱眙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宿
在今甘肃永登县境。一说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。公元11世纪初,是宋与唃厮啰的交易市场。《宋史·外国传·吐蕃》 董毡: 元丰年间,“夏人欲与之通好,许割赂斫龙以西地,云如归我,即官爵恩好一如所欲”。
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3建昌府: 蛤湖 “在府城西南三十里。有石磜百丈,瀑淙飞下入湖。湖中多蟹蛤,故名”。
古港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北岸之厨闽。古为东西方商贾会集的重要港口。《元史·外国列传·爪哇》:至元三十年(1293), 史弼与高兴“进至爪哇之杜并足”。“足”字疑衍。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“苏吉丹”条作
①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沇水“潜行地下, 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”。②在今河南辉县市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共伯既归帝政,逍遥于共山之上。山在国北,所谓共北山也。仙者孙登之所处。”《方
西汉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东南。东汉末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晋兴郡。南齐以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西南一带。属郁林郡。东汉末废。
①一作苞山。又名夫椒山,俗称西山。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西山。《文选》卷5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指包山而为期,集洞庭而淹留。”李善注引王逸曰:“太湖在秣陵东,湖中有包山,山中有如石室,俗谓洞庭。”晋郭璞《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