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嘉靖十年 (1531) 置,为承天府治。治所即今湖北钟祥市。清为安陆府治。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1992年改设钟祥市。
在今山东即墨市东。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即东县治此。
亦称古勇隘。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八十里古永。明、清为腾越九隘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腾越州:古勇关“在州西百里古勇甸”。明置。在今云南省腾冲县西北胆札山。为腾越九隘之一。
(嶽)” 牌坊 即玄岳门。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麓。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 (1552),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 “神道”。牌坊全以石凿榫卯构成,高11.9米,宽12.81米,四柱三间五楼式。正中坊额刻
①在今山东莘县北四十里马桥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莘县: 弇山 “旧有泉曰弇山泉。《志》 云: 即古弇中聚也”。②今江苏太仓市的别称。(1)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太仓市市区。明代王世贞筑。有三峰,名上弇、中弇
亦作不儿罕山。即今蒙古国东北之肯特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5:不耑罕山“亦在漠外。斡难河源出于此”。
在今湖南益阳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 烂泥湖 “在益阳县 (今益阳市) 东五十里。南受宁乡华林港之水,北入乔江”。在湖南省东北部益阳市与湘阴县之间,湘江与资水尾闾处。原为凤凰、来仪二湖,水面广阔
亦作勿斯离、木发里、麻呵斯离。即今伊拉克北部摩苏尔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毛夕里”。
即新崩滩。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中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神女庙东“二十里至东奔滩,高浪大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巫山县:大江“东奔,即新崩之讹”。
元德州治所。在今四川德昌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德州:“在(德昌)路之北。其地今名吾越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