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右玉县

右玉县

清雍正三年(1725)改右玉卫置,为朔平府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,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复属山西省。1973年移治梁家油坊镇(即今右玉县)。


在山西省西北部、长城东侧,邻接内蒙古自治区。属朔州市。面积 1967 平方千米。人口10.3万。辖4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。秦置善无县,为雁门郡治。西汉因之。东汉为定襄郡治。东汉末废。北魏复置。东魏天平元年(534年)于县置善无郡,隋并废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置定边卫,永乐七年(1409年)徙大同右卫来治;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又将边外玉林卫来同治,改称右玉林卫。属大同府。清初为右玉卫;雍正三年(1725年)改为右玉县,为朔平府治。1912年废府为县。1914年属雁门道,故治在今县西北。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37—1948年间与邻县曾设和右清、右山怀、左右凉、右南、右玉等县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。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专区。1958年并入左云县属晋北专区。1961年分治,恢复右玉县。县人民政府原驻右玉旧城,属雁北专区。1967年属雁北地区。1973年迁至今址。1993年属朔州市。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。苍头河、源子河、马营河、三道河、李红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谷子、莜麦、豆类、小麦、马铃薯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硅石、云母、石棉、铁、石墨、锰、长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机械、陶瓷、化工、建材等。109国道、山和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杀虎口、宝宁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松堡

    亦曰黑松驿。明置,即今甘肃古浪县南三十里黑松驿乡。清设把总。

  • 青山关

    即青山口关。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七十里青山口。即“青山口(2)”。

  • 恶道山

    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灵丘县: “恶道山在县东北二十里,山路崎岖,峻险难行,因名。”

  • 洭州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西衡州置,治所在今含洭县 (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。开皇二十年 (600) 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治所在浛洭县 (今英德市西北浛洸

  • 琼江

    即今四川铜梁县北之关溅河 (安居河)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安居县: “东有安居溪,一名琼江,下流入涪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 69安居县: 安居溪 “在县东。亦名琼江……相传曾有琼花浮水面而去”。

  • 温林关

   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温林关,与福建武夷山市接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铅山县 “分水关” 条下: 温林关 “在县东南七十里。岩峦峻绝,亦崇安八关之一也”。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北。北接江西省铅山县界,形势

  • 黄榆岭

    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黄峪岭。西接山西和顺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顺德府邢台县: 黄榆岭在“府西百二十里。亦设险处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 黄榆岭 “石径盘旋,形险道冲,有边墙一道”。

  • 东邹县

    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西南花沟镇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高青县西南。属千乘郡。因在邹平县之东,故名。东汉省。

  • 婆日市

    唐武后时置,属威远县。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0荣州: 婆日市故城 “在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旧经》 云: 唐武后朝置,以煎炼硫黄。一场在县东北三十里一溪侧”。

  • 大同城镇

    隋置,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(达来呼布镇)东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