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翼前旗
①又称西路右翼前旗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额尔德讷。
②又称东路右翼前旗。清康熙三十年(1691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南德勒格尔东。
③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赛汗西北,哈努依河东岸。
①又称西路右翼前旗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额尔德讷。
②又称东路右翼前旗。清康熙三十年(1691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南德勒格尔东。
③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赛汗西北,哈努依河东岸。
①北宋淳化四年(993)三月,蜀州青城县农民王小波、李顺起义。十二月小波战死,众推李顺为帅。次年正月攻占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,建立政权,称大蜀王,改元应运。大蜀国势力范围,据《通鉴长编纪事本末·李顺之
西魏大统末置,属宜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宜阳县。隋仁寿四年(604)改为寿安县。古县名。东魏置,治今河南省宜阳县东南。属宜阳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属熊州,十六年改属谷州。隋仁寿四年(604年)改名寿安
西秦国都。在今甘肃靖远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五年 (409),“乞伏乾归如枹罕,留世子炽磐镇之,收其众得二万,徙都度坚山”。
①清置,属灵石县。即今山西灵石县西南十五里夏门镇。②即今山东临邑县东南夏口镇。清同治 《临邑县志》 卷2: 夏口镇在 “城东南,距城四十里”。
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镇。明正德十五年(1520)迁左州治此。
在今陕西合阳县东二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元年 (785),“ (马) 燧与浑瑊、韩游瑰进军逼河中,至焦篱堡”。胡三省注: “焦篱堡,在河中府河西县西。”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北。唐贞元初马燧讨李怀
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小黑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武泉水 “东出武泉县之故城西南,水南流又西屈径北舆县故城南,其水又西南入芒干水”。
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、汉源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在今浙江象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象山县: 青门港 “在县西 (应系 ‘东’ 之误) 爵溪所东南。有山回抱,可以避风”。
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白砂镇。1931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杭武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