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即渠
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额济纳河旁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亦集乃路:“(至元)二十三年,亦集乃总管忽都鲁言:‘所部有田可以耕作,乞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于亦集乃地,并以傍近民西僧余户助其力。’从之。计屯田九十余顷。”
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额济纳河旁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亦集乃路:“(至元)二十三年,亦集乃总管忽都鲁言:‘所部有田可以耕作,乞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于亦集乃地,并以傍近民西僧余户助其力。’从之。计屯田九十余顷。”
在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 东南五十四里尚稽镇南与开阳县交界处。原名河渡关,后改今名。1935年1月,红三军团由此突破乌江,击溃黔军侯之担部,进军遵义。
北周天和二年(567)置,属资中郡。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。寻改为中江县。
北宋置,属府州。在今陕西府谷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府州:宁边砦“地名端正平,元符二年建筑,赐今名”。元废。
西夏天庆十二年(1205)改兴庆府置,为国都。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老城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置宁夏路。西夏天庆十二年(1205年)改兴庆府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。1020年赵德明从西平府迁
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北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阳嘉三年夏,车师后部司马率加特奴等千五百人,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,坏其庐落,斩数百级,获单于母、季母及妇女数百人,牛羊十余万头,车千余辆,兵器什物甚众。
又称“小黄花岗”。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西南。1925年国民革命军为消灭盘据在东江一带的陈炯明等军阀的残余势力,先后两次东征。同年12月,军校在附近山岗修建大型墓园,以安葬为国捐躯的
①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阳安县 (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市及金堂县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②东魏兴和中置,属汾州。治所在东多城 (今山西孝义市
1947年4月晋冀鲁豫边区由永济、虞乡二县合置,治赵伊镇(今山西永济市)。1949年撤销,复置永济、虞乡二县。旧县名。晋冀鲁豫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山西省永济、虞乡两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为名。治今永济市
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广东等处行中书省置,治所在广州府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、钦州、北海等市及其辖地。清改置广东省。见“广东省”。
西魏废帝二年(553)置,治所在怀宁县(今陕西西乡县西)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)废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置,治怀宁县(今陕西西乡县西)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