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四川平武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火风山“在府北十里。山势峭险,其麓即箭楼山,拥抱府城。一名旗山”。
在今云南昌宁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湾甸州: “境内有孟通山,所产细茶名湾甸茶,谷雨前采者为佳。”
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准格尔召乡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6鄂尔多斯部左翼中旗: “东至衮额尔吉庙六十五里接左翼前旗界。旗东二十五里有紫河……六十二里有鲧额尔吉河。源出鲧尔吉坡南平地,西南流会喀楚尔河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临漳县:东崮山,“东魏高澄凿池游玩,其后往往为游宴之所。亦谓之东山,旧在邺东也”。
旧名北垂山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句容县:“良常山在小茅峰之北垂,始皇登此叹曰:巡守之乐,莫过于山海;自今以往, 良为常也。因名。”
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)置,在今福建福安县东南。
即今广东化州市北罗江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禺州扶莱县:“以扶莱水名之。”
即荆湖北路的简称。北宋初置,治所在江陵府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故城)。元废。即“荆湖北路”。
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北二十里沐浴店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莱阳县东北有沐浴镇。
在今江西宁冈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拐湖山 “在永宁县 (治今新城镇) 东南六十里。上有泉自山腰涌出,直泻山麓荡为深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