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蜀
①西晋末賨族李氏据蜀,史称后蜀,亦称成汉。建都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。
②五代十国之一。后唐清泰元年(934),蜀王孟知祥称帝于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,国号蜀, 史称后蜀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和陕西南部、甘肃东南部、湖北西南部地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为宋所灭。共二主三十三年。
①西晋末賨族李氏据蜀,史称后蜀,亦称成汉。建都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。
②五代十国之一。后唐清泰元年(934),蜀王孟知祥称帝于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,国号蜀, 史称后蜀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和陕西南部、甘肃东南部、湖北西南部地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为宋所灭。共二主三十三年。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南五里。地节四年 (前66) 封胶东戴王子强为柳泉侯国于此。东汉省。西汉地节四年(前66年),宣帝封胶东戴王子强为柳泉节侯,置柳泉侯国。治今山东省昌乐县南。属北海郡
西汉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(明水镇)东。西晋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济南郡。移治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四十里古城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省入卫国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东北。属济南郡。
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南羊尾镇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羊尾山店“在郧西县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潜山县:牛眠山在“县北七十里。以形似名。近有牛眠寨,为据险处。《志》云:山麓有金镜潭甚深,又北三里曰水吼岭,控天堂之胜”。
即今陕西北部杏子河。源出靖边县南白于山,东南流经志丹县东北,至安塞县南合延水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龙尾水“出北地神泉障北山龙尾溪,东北流注清水”。
①唐开元五年 (717) 改连江县置,属高州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电城镇东。天宝初属高凉郡。至德二年 (757) 改为保宁县。②金大定十一年 (1171) 改保安军置,后属保安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。蒙
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六年 (前557),“楚公子格帅师,及晋师战于湛坂”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于父城东南、湛水之北,山有长阪,盖即湛水以名阪,故有湛阪之名也。”
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北一百五十 一里慈化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: 宜春县西北有慈化寺。民国 《宜春县志》 卷11: 慈化 “距城一百二十里。殿宇巍峨,慈化佛场在焉”。
1938年析疏附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阿图什市。1943年改为阿图什县。1938年由疏附县析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。1943年升县。
即今河南遂平县西南文城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一年 (816) 六月,唐邓节度使高霞寓讨吴元济,“大败于铁城,仅以身免”。胡三省注: “即文城栅,以其坚不可破,故谓之铁城耳。”(1)在今陕西省洋县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