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先秦国名。亦名句吴、攻吴。姬姓。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、仲雍。初居江南梅里(今江苏无锡市东南三十里),后迁都吴(今江苏苏州市)。至春秋后期,国力强盛,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一度攻破楚国,其子夫差又战胜越国,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;并北上与晋争霸。其时有今江苏、上海市大部和安徽、浙江的一部分。公元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。

②五代时十国之一。唐景福元年(892)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,据扬州(今江苏扬州市)。天复二年(902)被封为吴王,有今江苏、安徽、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。公元937年为南唐取代,共历四主,三十六年。


古国名。姬姓。据载周太王之子太伯(泰伯)、仲雍为使其弟季历能继王位,南奔而建吴国,又称勾吴、工吴。初都蕃离(一作梅里,今江苏无锡市东南),后都于吴(今江苏苏州市)。其地有今江苏、上海大部及安徽、浙江两省的部分地。春秋后期,国力强盛,吴王阖闾九年(前506年),大败楚兵,一度攻破楚都郢(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)。其子夫差时,又战胜越国,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,然后率兵北上,会诸侯于黄池(今河南封丘县西南)与晋国争霸。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集兴疃池

    在今山西广灵县南五里集兴町村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广灵县: 集兴疃池 “在县南五里。其水清湛不竭,……并注于壶流川”。

  • 双庙子

    ①即今辽宁昌图县东北双庙子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昌图府图:东北有双庙。民国《昌图县志》图:东北有双庙子。②今黑龙江省兰西县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“兰西县,地当呼兰河西,旧名双庙子。”集

  • 康店驿

    南宋嘉定中 (1208—1224) 改大盈驿为康店驿,属南安县。即今福建南安市南康店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置康店巡司于此,并兼理驿事。境内复船山有郑成功墓。南宋嘉定中改大盈驿为康店驿,即今福建

  • 崇庆县

    1913年改崇庆州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崇州市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94年改设崇州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崇庆州改置,治今四川省崇州市城区。1994年撤销,设立崇州市(县级)。

  • 大壮观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太建十一年(579),帝“幸大壮观阅武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太建十一年(579年),帝“幸大壮观阅武”,即此。

  • 落浦河

    即今四川珙县北境之洛浦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珙县: “珙溪 一名落浦河,径县西南,折而东北入长宁,合淯溪。”

  • 十万山

    ①即今广西上思县南,与防城港市交界之十万大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上思州:十万山“在州西南八十里,群峰巑岏,百溪分注, 明江之源出焉”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洪武二年(1369),丘广等讨左江上思州黄

  • 黄龙城

    一名和龙城。又称龙城、龙都。即今辽宁朝阳市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 ·慕容皝传》: 东晋咸康七年(341),“皝以柳城之北、龙城之南,福德之地也,使阳裕等筑龙城”。即此。咸康八年 (342) 自棘城迁都于此

  • 信安溪

    即今浙江衢县西常山港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西安县: 信安溪 “在城西南二里,一名西溪,源出开化县东北百际岭,经常山县,东南流,至(衢州) 府城西南,合于衢江”。或称衢江为信安溪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

  • 鸦山墟

    即今广西博白县南亚山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博白县图: 南有鸦山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