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呼图壁县

呼图壁县

1918年置,属新疆迪化道。治所即今新疆呼图壁县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“准语,胡图克拜者,吉祥也。今彼中之谚,易曰呼图壁,译为有鬼。” 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。后直属新疆省。1949年改名景化县。1953年复名呼图壁县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。属昌吉回族自治州。面积 9393.6 平方千米。人口20.6万,有汉、哈萨克、回、维吾尔等民族,其中汉族占76.6%。辖5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呼图壁镇。据《三州辑略》及《呼图壁乡土志》记载,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设洛克伦巡检。二十八年改为呼图壁巡检,隶迪化州。三十八年置昌吉县,呼图壁地区为昌吉县的一部分,仍设呼图壁巡检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改巡检为县丞,升为呼图壁分县。1918年昌吉县析置呼图壁县,属新疆迪化道管辖。1947年呼图壁县改为景化县。1949年属迪化专区。1954年复改景化县为呼图壁县,属乌鲁木齐专区。1958年撤销乌鲁木齐专区,呼图壁县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。地势南高北低,南部为山区。主要河流有呼图壁河、雀尔沟河,有多处温泉分布于呼图壁河中上游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有草场974.3万亩,森林35.1万亩。野生动物有马鹿、野猪、棕熊、雪豹、黄羊、狼、狐狸、雪鸡、石鸡等。野生植物有芨芨、芦苇、梭梭、红柳和胡杨。药用植物有贝母、党参、白芍、雪莲、甘草、车前子、阿魏等100余种。农产以小麦、油料、玉米、棉花、甜菜、稻、蔬菜为主,特产西甜瓜、打瓜等,色佳味香,远销全国及香港、澳门市场。有牛、马、驴、骆驼、羊、猪各类牲畜。矿产有煤、金、石油、菱铁矿、石膏、耐火黏土、石灰石、蛇纹石、玉石、油气田。工业主要有煤炭、建筑、造纸、食品加工、农具修造、皮革、针织、化工。主要大中型企业有德龙集团、呼图壁天山棉纺厂、北疆天山面粉厂、呼图壁凝气油化工厂、呼图壁县天山酒业责任公司、呼图壁天然气公司。北疆铁路、乌奎高速公路、乌伊公路、312国道穿越境内。名胜古迹有马桥子古城遗址、阿魏滩古城遗址、康家石门子岩画、烽火台遗迹、红山庙、避暑山庄、红山度假村、白杨沟、小东沟、小西沟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水部

    隋、唐初靺鞨七部之一。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。《旧唐书·北狄传》: “黑水靺鞨最处北方,尤称劲健,每侍其勇,恒为邻境之患。” 唐开元十四年 (726) 置黑水都督府于此。

  • 徒人城

    即三角城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13晋阳县: “三角城,在县西北十九里,一名徒人城。”

  • 驺虞城

    即今安徽六安市。唐之盛唐县治此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州盛唐县: “神龙元年复为霍山。开元二十七年改为盛唐,仍移治于驺虞城。”即今安徽省六安市。唐开元二十七年(739年)移盛唐县治此。

  • 大康堡

    明置,属义州卫。在今辽宁义县西二十里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“大康堡官军三百五十一员名。堡北风口可屯兵,蔡家堡可按伏。”后废。

  • 兀剌忽站

    明初改元吾纳忽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浑河东祥顺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兀剌忽站”。

  • 者多簇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袁口镇

    即今山东梁山县东南四十五里袁口乡。《清 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 袁家口在 “袁家口闸旁。本朝设守备驻此”。

  • 阿尔泰诺尔乌梁海

    即阿勒坦淖尔乌梁海。在今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戈尔塔—阿尔泰自治州一带。阿尔泰诺尔,又作阿勒坦淖尔(《大清一统志》)。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。以境内有阿尔泰诺尔,故名。设有总管等员,共两旗。牧地约今俄罗斯戈尔

  • 招携砦

    即今江西乐安县南招携镇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招携砦 “在乐安县南。宋绍兴二年,郡守黄炳置以御寇,兼置巡司。明崇祯初,亦置招携砦于水东洲上”。

  • 川沙镇

    ①原上海市川沙县治城厢镇。1993年撤销川沙县,改设浦东新区后,改为川沙镇。②即小川沙镇。在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,濒临长江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宝山县西北有“川沙”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南部。面积42